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兵农合一

兵农合一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的产物。西魏始行府兵制之初,府兵自相督率,不入民籍,兵士只习作战,不务生产, 别无赋役,所用甲槊戈弩等也全由官府配给,兵农处于分离状态。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兵士有事出征,无事归田,农闲操练。从而将府兵制与均田制密切结合起来, 实现了“兵农合一”。唐玄宗天宝年间,均田制崩溃,府兵制亦为募兵制所代替。

猜你喜欢

  • 李傕、郭汜之乱

    东汉末年封建军阀之间的混战。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杀掉董卓。董卓部众尚有十多万人,王允欲解除其武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以为王允偏向关东军,倘若解除军队武装, 日后必然要被王允等人消灭。于是以为董卓报仇之

  • 中美续修条约

    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条约。1879年(光绪五年)美国卸任总统格兰忒利用调停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时机,迫使清政府答应对华工赴美可以“改章办理”。1880年11月17日(光绪六年十月十五日)美国驻

  • 南齐

    朝代名,南朝之一。肖道成建立,为和北朝的北齐区别,史称南齐。宋后废帝刘昱时,肖道成因平叛有功,晋升为中领军、尚书佐仆射,执掌刘宋军政大权。后杀掉后废帝,立顺帝刘准。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 肖道

  • 莱阳抗捐

    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清斗争。1910年(宣统二年)山东莱阳县官朱槐之借举办“新政”为由,勾结地方劣绅,巧立名目增加税收,苛捐杂税一时多达数十种。加之当地遭受霜灾,粮价昂贵,奸商劣绅囤积居奇,人

  • 蒲鲜万奴叛乱

    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率军镇压耶律留哥起义,被义军打败,逃往东京(今辽宁辽阳)。时奥屯襄守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蒲察五斤守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皆各自为政,金辽东地

  • 卫满入朝鲜

    卫满,燕人。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反,兵败逃入匈奴。卫满聚集一千余人,也渡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一说为今大同江或鸭绿江),逃亡至朝鲜,居住在秦时统辖过的边塞空闲之地。随当地风俗,穿蛮夷

  • 三征高丽

    隋炀帝为炫耀武力,扩大个人声威,先后三次进攻高丽。从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起,隋炀帝就积极扩军备战,拟东征高丽。大业八年,隋军水陆两路,首攻高丽:陆军一百一十三万人,号称二百万,由炀帝亲自率领,分

  • 北凉

    十六国之一。卢水胡贵族沮渠蒙逊建立。沮渠蒙逊叔父仇罗为后凉吕光所杀。神玺元年(公元397年)五月,蒙逊以为叔父报仇为名,起兵反吕光。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牧、建康公。

  • 义净取经

    唐高宗时,佛教大师义净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从广州出发,搭波斯船浮海去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经十年,后又到宝利佛逝、末罗瑜 (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十年,先后游学三十余国,历时

  • 杨安儿起义

    金末鲁东红袄军起义。金章宗泰和(公元1201年-1208年)年间,山东益都(今山东益都)以鬻鞍材为业的杨安儿(本名安国,又称鞍儿)曾聚众起义。义军皆身着红袄为标志,因称红袄军。后被金朝招降,累官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