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说、四说法

三说、四说法

又称三分、四分法。北宋召募商人向西、北沿边入纳粮草以供军需的措施。初,商人向边境地区输纳粮草,按地里远近折价偿以东南茶叶,或径付现钱。至道元年(公元995年), 因茶叶不足,改为一分支现钱,一分支香药、象齿,一分支茶货,谓之三说法或三分法。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又规定入纳河北沿边粮草,以茶、盐、香药及现钱抵偿,谓之四说法或四分法。而近里州军仍只以茶、盐、香药支付,行三说法。后以物价腾贵、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三说、四说法均被废止。

猜你喜欢

  • 仁宣致治

    明初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产,陂池与民同利”。宣宗时实行重农,赈荒惩贪。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朝政,多

  • 郑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一说今陕西凤翔),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周司徒,见西周将亡,乃将财产和家族东迁到虢(即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

  • 忠义巡社

    宋代民间抗金军事组织。北宋末至南宋初,金军大举攻宋,河朔各地人民纷纷自动拿起武器,结为“巡社”,奋力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高宗赵构采纳张悫建策,令诸路、府、州、军巡社均以“忠义”为名号

  • 萨尔浒战役

    明与后金间的著名战役。明万历四十六年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兴师伐明。明朝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出镇辽东。次年,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想一举消灭后金。左翼中路以山海关总兵杜松率主力三

  • 邓茂七起义

    明代中期福建农民起义。邓茂七,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人,佃农出身,因杀死地主,逃往福建沙县,改名茂七。正统十三年(1448年)四月,他领导农民开展斗争,反对给地主送租到门,拒绝缴纳“冬牲”。

  • 北南大王院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原为契丹迭刺部夷离堇。天赞元年(公元922年),太祖以迭刺部势强难制而析为北院、南院,分置夷离堇。太宗时升北、南院夷离堇为王,因设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分置大王、知大王事及都统军司、

  • 壬午内禅

    南宋高宗赵构传位孝宗赵昚的历史事件。维扬之变后,赵构惶恐失据,沉湎酒色,丧失生育能力。幼子赵旉又夭亡,遂无后嗣。臣僚屡请早立太子。乃选太祖后裔赵伯琮,赐名瑷;赵伯玖,赐名璩,同育于宫中。绍兴五年(公元

  • 锦衣卫

    皇帝的侍卫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即吴王位时所设的拱卫司。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设亲军都尉府, 属有鸾仪司。洪武十五年,罢府及司,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掌管

  • 鲁港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1275年),元伯颜军沿江东下,宋贾似道督率诸路精兵十三万,与淮西制置使夏贵合兵抵御,同时又遣使至元军营求和,要求对元称臣奉岁币,遭到拒绝。二月。贾命孙虎臣率精锐七万赴池

  • 同文馆之争

    清末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之一。1862年(同治元年)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诉等奏准设立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相当于小学程度。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延聘洋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