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萧颖士

萧颖士

【生卒】:717—760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茂挺,号萧夫子、文元先生。颍州(治今安徽阜阳)人,郡望为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开元二十三年(735)与李华同榜进士及第,授金坛尉,因故未赴任。开元末,授桂州参军。天宝元年(742),补秘书省正字。其时裴耀卿席豫张均、宋遥、韦述皆先进,器其材,与钧礼,由是名播天下。奉使括遗书赵、卫间,淹久不报,为有司劾免,留客濮阳。于是尹徵、王恒、卢异、卢士式、贾邕赵匡、阎士和、柳并等皆执弟子礼,以次授业,号萧夫子。于天宝五载(746)回到京城,待诏阙下。任集贤校理。天宝八载(749),因得罪李林甫而被降职为广陵参军事,写《伐樱桃树赋》以刺之。次年,东下维扬赴任时,已看破世情,准备去隐居。天宝十载(751),史官韦述荐颖士自代,召诣史馆待制,颖士乘传诣京师,而林甫方威福自擅,颖士遂不屈,愈见疾,俄免官,往来鄂、杜间。天宝十二载(753),任河南府参军事,直至十四载(755)暮春。安史之乱爆发,南奔避难,于次年在江陵入山南节度使源洧幕。至德元载(756),入淮南节度使李琦幕,为掌书记,兼扬州府功曹参军。乾元二年(759),相国诸道租庸使第五琦欲请萧去当副手,但萧于此年冬天去嵩条迁先人之坟而授职未成事实。下年初殁于汝南旅途中。颖士思想以儒家为主,既宗经崇儒,又倾心老庄。自称:“仆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人,魏晋以来,未尝留意。”在史学上,重视《春秋》三传,排斥《史记》、《汉书》。文章与李华齐名,世称“萧李”,为韩柳古文运动之先驱。《四库全书总目》赞其“才略志节,皆过于人,不但如晁氏所云,文章根柢,固不仅在学问之博奥也”。《旧唐书》称其“词锋俊发”。其文以《赠韦司业书》、《伐樱桃树赋》为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有散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〇著录《萧茂挺文集》一卷,仅赋九篇,表五篇,牒一篇,序五篇,书五篇。《全唐文》存文两卷,《全唐诗》存诗一卷。事迹见唐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祭萧颖士文》,新、旧《唐书》本传。姜光斗、俞纪东各有文考颖士事迹。

【生卒】:709~760,或谓708~759

【介绍】:

字茂梃,行十,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新、旧《唐书》有传。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间,历秘书正字、集贤校理,以不屈于李林甫,数遭贬黜。至德初,山南节度使源洧辟掌书记,洧卒,流寓金陵,授扬州功曹参军,世称“萧功曹”。后客死汝南逆旅,门人私谥“文元先生”。颖士高才博学,乐闻人善,以奖掖后进为己任,以是名播天下,号“萧夫子”。日本国遣使入朝,自言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颖士尚古文,自谓“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文”(《赠韦司业书》)。文章与李华齐名,号“萧李”。与李华、颜真卿等共倡古文,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有集已佚,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全唐诗》存诗1卷又3首。

猜你喜欢

  • 徐安期

    【介绍】:《全唐诗》存其《催妆》诗1首。一作徐璧诗。或谓徐安期当为徐安贞,安贞初名楚璧。徐璧当为徐楚璧之讹脱。

  • 姻娅

    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 张允

    【生卒】:886—950【介绍】:五代散文家。镇州束鹿(今河北辛集)人。初仕镇州参军。后唐同光中,累迁起居舍人,充弘文馆直学士,水部员外郎、知制诰。清泰初,改给事中,充六军判官。罢职,迁左散骑常侍。后

  • 严巨川

    【介绍】:德宗时诗人。曾官太常寺。建中四年(783)兵乱,朱泚篡位,严巨川尝作诗抒愤,后德宗复位,亦述及此事。《全唐诗》存诗2首,除省试诗一首外,另一首《仲秋太常寺观公卿辂车拜陵》或作苗重芳诗,又作苗

  • 秋下荆门

    【介绍】:李白作。敦煌残卷本作《初下荆门》。此诗当作于李白初出蜀时。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长江之南岸,与对岸虎牙山相对。首二句写乘舟出蜀之快意。“布帆无恙”四字,悠然自得之情,尽出言表。下以“

  • 张循之

    【介绍】:唐代诗人。一作张循,一作张修之,均误。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与弟仲之并以学业著名。与苏晋友善。武后时,上书忤旨,被诛。《全唐诗》存诗六首(其中《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全唐诗》卷

  • 卢颜

    【介绍】:见卢言。

  • 李贺诗选读

    钦州电厂工人理论小组等注译。197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李贺诗40首。诗前有“说明”,后有“注释”和“译诗”。该书把李贺视为“具有法家思想”的诗人(《前言》),有当时“评法批儒”思潮的烙印。

  • 李商隐评传

    ①刘维崇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出版。本书分生平、家世、交游、思想、作品五章,较完整地表现了李商隐的一生;廓清了历史上指责李商隐“忘家恩,放利偷合”(《新唐书》)的谬见;也指出了一些

  • 斗草

    见“斗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