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萧散

萧散

(一)(—sǎn)形容神情、举止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张九龄《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高明依月境,萧散蹑庭芳。”(二)(—sàn)①消散。徐坚《棹歌行》:“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②萧条凄凉韦应物《独游西斋寄崔主簿》:“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猜你喜欢

  • 广辩周智禅师

    【介绍】:见契盈。

  • 释泚

    【介绍】:一作僧泚。大历时僧人。《全唐诗》存诗2首。

  • 王仲舒制集

    制集。唐王仲舒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仲舒制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七》作二卷,则宋时当已散佚颇多。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五篇,《唐文拾遗》补一篇。

  • 持斧

    汉武帝绣衣御史暴胜之曾奉命持斧逐捕盗贼。见《汉书·王诉传》。后用作咏御史之典。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杜牧《李甘诗》:“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

  • 虹截半江雨,风驱大泽云

    【介绍】:王贞白《雨后从陶郎中登庾楼》颔联。诗写夏日雨后“东边日出西边雨”、彩虹凌空、流云飞走这一景观,突出其新奇性。

  • 潇湘录

    传奇集。唐柳祥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引《中兴馆阁书目》作李隐撰,谓即《大唐奇事记》之别称。原书十卷,已失传。《太平广记》引有佚文四十余条,内容都是志怪。题材广泛,内容庞杂

  • 席箕

    牧草名。产塞北,亦称塞芦。李贺《塞下曲》:“秋静是旄头,沙远席箕愁。”

  • 月落乌啼

    指夜深人静。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刘禹锡《踏歌词四首》之三:“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 陈蓬

    【介绍】:乾符间,落家于福州后崎。自号白水仙。《全唐诗》存诗2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2句,又谶诗1首。

  • 太憨生

    十分娇痴。生,词缀,无义。传为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