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殷文圭

殷文圭

【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年不详。昭宗乾宁四年(897)间道至华州行在,为汴州宣谕使裴枢判官,叩朱全忠求表荐,遂于次年中进士。旋归江南,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客。天复三年(903)杨行密灭田頵,文圭复事行密父子,为淮南节度掌书记。吴武义元年(919)杨隆演称帝,以文圭为翰林学士。卒于南唐代吴前。文圭工诗善文,尤长于七律,有名于时。辛文房评曰:“唐季文体浇漓,……文圭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唐才子传》)著有《殷文圭集》一卷,《登龙集》十五卷,《冥搜集》二十卷,《殷文圭四六》三卷,《从军稿》二十卷,《笔耕词》二十卷,《镂冰录》二十卷。今仅存《殷文圭诗集》一卷,《全唐诗》亦编为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又二句。《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摭言》卷九,《新唐书·田頵传》,《唐诗纪事》卷六八,《通志·艺文略》,《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介绍】:

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十国春秋》有传。少居九华山苦学。昭宗乾宁五年(898)进士。始为汴州宣谕使裴枢判官。南归,时宁国军节度使田頵雅重儒士,与康骈杨夔等均为頵上客。天复三年(903),頵败死,又事淮南杨行密父子,为淮南节度掌书记。吴武义元年(919),杨隆演称王,任殷文圭为翰林学士。有才名于时。工诗,作品甚多。辛文房云:“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文圭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唐才子传》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断句1联。

猜你喜欢

  • 三千客

    战国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皆有门客三千,平原君有数千。后因以“三千客”用作咏门客之典。李华《奉寄彭城公》:“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亦作“三千士”。孟郊《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食恩三千士,一旦为

  • 李文饶文集

    李德裕撰。正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此书明刻本今存多种,《四部丛刊》本即据常熟瞿氏藏明刻本影印,二次印本有补一卷、订正一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据光绪十三年(1887)王用臣本排印,卷数次

  • 李宗嗣

    【介绍】:行三。武后时任奉宸府主簿。圣历年间,曾与沈佺期等奉敕于东观修书。曾任许州参军,与陈子昂有交游。《全唐诗》存诗3首。

  • 杜诗本义

    清齐种撰。分上下两卷,只收七律,共149首。是书义例分为四类,细绎章句,使诗语意分明,然后博采众说:“一曰本义,乃直诂诗文,确然无疑者;二曰辨说,旧说之舛谬者驳正之;三曰旁证,虽非正解,而依附诗义,于

  • 风骚旨格

    唐僧齐己撰。书名一作《风骚指格》。标举格法甚多,如“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等,但只标名目,不以叙述性文字下定义,而纯举诗例以明之。所涉颇广,颇多

  • 向背

    ①正反;前后。包融《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刘长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②犹四面八方。皇甫冉《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 崔安潜

    【介绍】:字进之,清河武城(今属山东)人,大中三年(849)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司封郎中、许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吏部尚书、平卢节度使、太子太傅等职。长于吏治,更除弊政。卒谥贞孝。新、旧《唐书》有

  • 赠缟

    建立深厚的友谊。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缔交君赠缟,投分我忘筌。”

  • 嬴氏

    指秦国或秦王朝。亦指秦始皇。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 席帽

    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九:“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