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正声

正声

诗学术语。指以《诗经》为代表的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孙季良(即孙翌)《正声集》三卷(已佚),此书当编成于开元时期。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大雅》指代《诗经》优良传统。“正声”即“中正之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引杨齐贤语),也就是《诗经》所代表的古典诗歌优良传统。李白此诗写作时间可能与孙翌编《正声集》时间相近,也可能后于《正声集》,但都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文学主张。

猜你喜欢

  • 露重萤依草,风高蝶委兰

    【介绍】:许浑《晨至南亭呈裴明府》诗颔联。二句以隐喻手法,传达诗人内心不遇之恨、落拓之悲,构思巧妙,取譬明切。“萤依”、“蝶委”,比喻诗人沦落失意情状。二句言在此而意在彼,状物抒情,相得益彰。

  • 霍总

    【介绍】:贞元、元和时人。曾为东都幕从事、池州刺史。与穆员、武元衡善。工诗,当时即有诗名。《全唐诗》存诗7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收2首。

  • 悟达国师

    【介绍】:见知玄。

  • 牛头

    ①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卒。王梵志《沉沦三恶道》:“牛头铁叉杈,狱卒把刀搨。”②指牛头寺。杜甫《上牛头寺》:“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 观刈麦

    【介绍】:白居易作。元和二年(807)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目睹农家劳作的辛苦,前十二句生动描绘麦收情景;中八句以贫妇人拾麦充饥特写镜头,揭露重税剥削之苛,亦暗示割麦辛劳者的悲惨命运,对农民

  • 王起

    【生卒】:760—847【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举之。太原(今属山西)人,家于扬州(今属江苏)。排行十一。王播弟。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十九年(803)登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

  • 梦天

    【介绍】:李贺作。这是一首梦游天境登上月宫的幻想诗,前四句描写月宫的景色和与仙女相遇的情景,后四句描写从天上俯视人间,觉得尘世是那样渺小而微不足道。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厌恶尘世,企图寻找一个广阔、美好的天

  •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介绍】: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句。汉文帝为有道明君,但并未重用贾谊,故云“恩犹薄”。贾谊谪长沙,渡湘水,作《吊屈原赋》。屈原为楚名臣,自沉于泪罗江,江入湘水,故云“湘水无情”。二句意谓:明君如文帝

  • 李敬方诗

    诗集。唐李敬方撰。顾陶《唐诗类选后序》谓李敬方有家集诗三百首。《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敬方诗》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唐才子传·李敬方》谓有诗一卷传世。元时是否尚存诗集,颇可疑。《全唐诗》存诗八首,

  • 刺刺

    风吹尖厉声。刘驾《苦寒行》:“严寒动八荒,刺刺无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