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由以吴文治为主的《柳宗元集》校点组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点校者以文津阁“五百家注”本为底本并参酌诸本重编《外集》,加以标点整理。共取主校本八种,参校本八种,并汲取何焯、陈景云、吴汝纶等人的
【介绍】:孟浩然作。见《留别王维》。
【介绍】:雍陶作。此诗记述了诗人去蜀途中的重重险胜。首句对艰险的经历加以概括,中间两联作重点描写,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的心目中,“险”并不等于“凶”,相反却是新奇优美;末句则坦言其不愿重回长安的心迹。
总集。不著撰人。一卷。依调类词,收越调、南吕宫、中吕宫等九个宫调,三十四个词调。如越调下有《清平乐》、《遐方怨》、《诉衷情》、《思帝乡》四调;南吕宫下有《梦江南》、《河传》、《蕃女怨》、《荷叶杯》四调
文集。唐李翱撰。李翱谥文,故称其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翱集》十卷,《崇文总目》卷五作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七作十八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作十卷,又称蜀本分二十卷,集中无诗。元赵汸《东山
①广阔貌。韦应物《赠李判官》:“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②水势浩瀚貌。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东风吹春冰,泱漭后土湿。”③弥漫貌;浓厚貌。张说《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介绍】:韩愈作。窦司直,指窦庠,字胄卿,善诗,时以大理司直兼管岳州(今湖南岳阳)。韩愈永贞元年(805)自阳山贬所量移江陵法曹,途经岳州,为作此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景。记述岳阳楼的胜况,铺写洞庭风涛的
文集。唐李显撰。李显,庙号中宗。《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中宗皇帝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中宗集》,均为四十卷。宋人书录及《宋史·艺文志》等未见著录,当亡佚已久。《全唐诗》存诗五首及联句二句;
见“韩昌拜节”。
【介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八分书。《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