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凤城

凤城

京城的美称。李子卿《望终南春雪》:“色摇鹑野霁,影落凤城春。”

猜你喜欢

  • 卜商

    人名。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卜商字子夏……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其子死,哭之失明。”后用为称颂儒学家之典。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燕地尊邹衍,西河重卜商。

  • 七年辨材

    古人认为,豫、樟这两种优良木材生七年后才可分辨出来。后因喻指贤良之才需待时年而识遇。白居易《寓意诗五首》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又《放言五首》之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花雨

    ①花季所降的雨。贯休《春山行》:“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②据《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载:“佛说是诸菩萨摩词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即讲经到玄妙精微处,天降花雨。后因以“花

  •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

    【介绍】:司空图断句。诗句描写寒食节的景色,晚间冷月,午时花影正反映出春意盎然的节气和禁火冷食的节令的鲜明对比。

  • 知识

    ①朋友;相识的人。白居易《感逝寄远》:“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②结交,交往。王梵志《知识相伴侣》:“知识相伴侣,暂时不觉老。”

  •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人多或权势显赫。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八五:“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拾得《诗》之五一:“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 竹林

    ①指竹林七贤。权德舆《八音诗》:“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参见“竹林七子”。②竹林七贤中阮籍、阮咸为叔侄,后或以“竹林”指称叔侄。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一:“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 重韵

    指同一字在一首诗中作为韵脚重复出现。无论古体诗和近体诗,重韵都是应该避免的,但古体诗的要求比近体诗要松,因而在唐人创作的古体诗中,重韵的情况是有的,如杜甫《园人送瓜》诗用二“草”字。近体诗原则上是要求

  • 破堆

    谓言语中肯明悟。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五:“此非天堂缘,纯是地狱滓。徐六语破堆,始知没道理。”

  • 唐人小律花雨集

    选集。清薛雪编。二卷。薛雪名七绝为小律,以为唐诗以七绝最胜,而苦《万首唐人绝句》庞杂,选尤为隽永者五百首成集。以为“宛如天花雨空”,故名之。是书实为《万首唐人绝句》之精选本。分上、下卷,上卷以元稹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