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全五代诗

全五代诗

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巴蜀书社1992年4月出版。全书分上、下册,130万字。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又字赞庵、鹤洲,号雨村,又号童山蠢翁,清绵州罗江县(今四川德阳罗江镇)人。他于乾隆四十年(1775)至四十三年正月,积三年之功,从近300种典籍中,辑录了五代十国五十余年间成集的或零散的诗歌及韵文,编成90卷的《全五代诗》,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印,这就是最早的“乾隆本”。其后又有其从弟李鼎元的重校本,就是“嘉庆本”。道光年间,又经李鼎元及其子李朝夔重新校勘,并补刻了十卷,成百卷道光补勘本。最后,又有光绪七年(1881)广汉刻印的光绪本。光绪本除了正文诗100卷外,书前还有序言、凡例、编引书目、五代帝王庙谥年讳谱(附十国),书后有附录、补遗等。点校本即以光绪本为底本,并参校诸本,是目前最完备的《全五代诗》本。本书以五代十国的朝代国别分卷,依次为梁8卷、唐2卷、晋2卷、汉2卷、周3卷、吴6卷、南唐16卷、前蜀17卷、后蜀4卷、南汉1卷、楚4卷、吴越9卷、闽13卷、荆南12卷、北汉1卷。朝代国别之下,又按作者官爵、隐逸、道释等身份为序编排。同一作者,其诗则按乐府、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七排五绝、六绝、七绝等诗体编排。每位作者均附有小传。诗中偶有笺注,多取自《五代诗话》。

总集。清李调元编。九十卷。编者认为五代诗有可观,当独立成编,故以三年功力,检阅群书,有五代诗辄录之,断章摘句无不收入,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全书按五代十国国别分卷;朝代国别之下,按作者官爵、身份为序;作者名下有小传,并附有关诗话、轶事、品评等,其诗则按体排列,并有少数笺注。虽收录稍滥,偶有遗漏,但取材丰富,资料详赡,不失为五代诗仅有的较好辑本。有乾隆初刊《函海》本。道光五年(1825),调元子增补析为一百卷,另附“补遗”一卷,为道光《函海》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之排印。

猜你喜欢

  • 中都

    ①指京城。罗隐《严陵滩》:“中都九鼎动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②县名。即春秋鲁中都邑。汉建为平陆县,属兖州。唐天宝初改为中都县。在今山东汶上附近。李白有《鲁中都东楼醉起作》诗。③鲁定公时,孔子曾为中都

  • 抱柱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为信守诺言的典故。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 贯休

    【生卒】:832—912【介绍】: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早年漫游江西、吴越。后入蜀,王建赐号禅月大师,呼为“得得来和尚”,为之建龙华院。工诗善书画,与当代诗

  • 阎敬爱

    【介绍】:一作严钦爱,又作严敬受。郡望荥阳(今属河南)。曾任御史、苏州别驾、睦州刺史等职。卒后刘长卿为之写祭文。《全唐诗》存诗1首。

  • 昌谷集

    唐李贺撰,明曾益注。曾益,字谦,明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昌谷集》四卷,有明末刊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该注时有前人所未及者,如明人王思任谓之“立贺于旁,推心代口,一一诘之,

  • 郑愔

    【生卒】:?~710【介绍】:字文靖,排行五。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17岁举进士。武后时由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易之被诛,贬为宣州司户。中宗时为许州司功参军。后阿附武三思,迁中书舍人、太常少卿、

  • 发地

    平地而起。李正封《禅门寺暮钟》:“簨?高悬于阗钟,黄昏发地殷龙宫。”

  • 李回

    【介绍】:唐代文学家。本名躔,字昭度。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长庆元年(821)进士及第。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为义成、淮南节度使从事。大和中,累迁刑部员外郎。开成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

  • 好多

    犹言好上加好,更好。韩偓《新上头》:“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 咏蟹

    【介绍】:皮日休作。小诗描绘螃蟹的形状和神态,维妙维肖,逸趣横生,颇如一则谜语。而谜底即是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