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取辽城
见“一箭取聊城”。
见“一箭取聊城”。
【生卒】:?—855?【介绍】:字著明,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武宗、宣宗时人。屡试不第,后游衡湘,死于郴州。善为文,其《愍征赋》尤为时人所称,被推为《哀江南赋》之亚。惜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855?【介绍】:唐代散文家。字述圣。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历户部员外郎等职,会昌元年(841)迁司门郎中、史馆修撰。五年(845),以谏议大夫知贡举,迁
【介绍】:齐己作。诗是寄给庐山僧人的。前三联着力刻画描绘僧人静心修炼场所的幽僻清冷,感叹此处实为避世隐居、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最后一段以江边寺庙屡遭兵火清洗,反衬隐居深山之优越,同时也展现了唐末兵荒马乱
【介绍】:韦庄《信州溪岸夜吟作》腹联。诗写信州江畔夜景:因“雾气”而觉“渔灯冷”;听“钟声”而觉“谷寺深”。这样扣紧感觉,可谓离形而传神,突出了江畔夜深清寒、寂静的气氛。
郤縠为春秋时晋国上卿,赵衰认为他“行年五十,守学弥惇”,有德义,可重用,后晋君拜郤縠为中军将,掌大政。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语·晋语四》。后世诗文中常以“郤縠”称儒将。姚合《送杨尚书赴东川》
指较远的地方。韩偓《六言三首》之三:“此间青山更远,不唯空绕竹洲。那里朝日才出,还应先照西楼。”
门墙;门下。韩愈《示儿》:“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①天星隐没。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②古代认为人间英杰皆上应天星,故以“星落”喻名人死亡。方干《哭秘书姚少监》:“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
文集。唐萧钧撰。《旧唐书·萧钧传》谓有集三十卷行于世。《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萧钧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补编》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①同样,等同。白居易《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②犹等闲。谓容易。元稹《放言五首》之二:“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