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闾

高闾

【生卒】:?—502

【介绍】:

北魏渔阳雍奴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奇其才,为改其名与字。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文成帝卒,冯太后引闾与高允同决大政。以功封侯,加昭武将军。献文帝时高允举闾自代,遂为帝所知。孝文帝承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冯太后信重间,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出其手。上书屡谏讨伐及时政,多有不纳。出为相州刺史。谏迁都洛阳,帝颇嫌之。乃请本州自效,不允,征为太常卿。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


【生卒】:?-502

字阎士,渔阳雍奴(今河北香河东南)人。本名,崔浩奇其文才,为改名。太武帝末,为中书博士。文成时,迁中书侍郎。冯太后临朝,诛乙浑。令其入禁中参决大政。历中书令、尚书、中书监、相州刺史,封侯。议政知无不言,为文风格优雅。孝文帝议迁都,请迁邺城。后又自求为本州刺史,帝降其官品,任为幽州刺史。年余,召为太常卿。宜武帝初,以老求解职。帝为之流涕。有文集三十卷。卒。谥文侯。(,参见《北史》)


【生卒】:?—502

【介绍】:

北魏渔阳雍奴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奇其才,为改其名与字。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文成帝卒,冯太后引闾与高允同决大政。以功封侯,加昭武将军。献文帝时高允举闾自代,遂为帝所知。孝文帝承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冯太后信重间,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出其手。上书屡谏讨伐及时政,多有不纳。出为相州刺史。谏迁都洛阳,帝颇嫌之。乃请本州自效,不允,征为太常卿。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


猜你喜欢

  • 程秉

    【介绍】:三国吴汝南南顿人,字德枢。师从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博通五经。以名儒为孙权所重,官至太子太傅。撰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等。

  • 杨再思

    【生卒】:?—709【介绍】:唐郑州原武人。少举明经。累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武周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内史。居宰相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未尝忤物。中宗

  • 张奫

    字文懿,自言清河(郡治今山东临清)人。居淮阴。以武勇知名乡里。隋初,以大都督领乡兵。常入陈境为间谍。积军功迁上大将军。数任刺史。开皇十八年,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谅攻高丽,诸军士卒死亡者多。独其全军而还。卒

  • 来宗道

    萧山(今属浙江)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累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崇祯时,名列魏党逆案,坐赎徒为民。【介绍】:明浙江萧山人,字子繇。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天启间官礼部尚书,

  • 耶律濬

    【生卒】:1058—1077【介绍】:契丹名耶鲁斡。辽道宗长子。好学知书。六岁封梁王,八岁立为太子。以母后为耶律乙辛诬害,常有忧色。遂为乙辛构陷,废为庶人,徙上京。被乙辛所遣之人杀害。乙辛败后,谥昭怀

  • 子文

    【介绍】:一作鬬穀於菟。春秋时楚国人。鬬伯比之子。幼时被弃,虎乳之。楚人称乳汁为“穀”,称虎为“於菟”,故名。楚成王八年,任楚令尹,执法不避亲贵,又捐家财,以解楚国之难。十七年率师灭弦。三十二年,率师

  • 韩楷

    【介绍】:明湖广江夏人,字以正,号夏浦。正德十六年进士。由刑科转礼科给事中。嘉靖初,反对尊世宗亲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忤旨受廷杖几死。后出守扬州,累迁至云南巡抚。致仕。

  • 郑良臣

    【介绍】:宋福州闽县人,字尧叟。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理宗淳祐初守潮州,时官府据籍取白丁钱,虽有迁徙物故,不为除豁。良臣为易籍更编,又增置田税于学及韩山书院,以为养士费,士民德之。

  • 姚南仲

    【生卒】:729—803【介绍】:唐华州下邽人。肃宗乾元二年,制科登第。历迁太子校书、右拾遗、右补阙。代宗大历十三年,帝诏近城为独孤皇后陵,以朝夕临望,南仲上疏谏,帝嘉纳。德宗贞元时,官至右仆射。卒谥

  • 刘清泰

    【生卒】:?—1665【介绍】:清辽阳人,隶正红旗汉军,初名朝卿。顺治间官至闽浙总督。以郑成功陷漳、泉事夺官。康熙初再起,官至河南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