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468—525【介绍】:北魏东平须昌人,字子安。毕众爱子。袭爵,拜泰山太守,入为尚书郎、本州中正。宣武帝时,历试守广平内史。孝明帝正光初,中山王元熙谋诛元叉,闻慰斩其使,出兵拒熙。元叉嘉其忠
【介绍】:五代时前蜀人。王建时为将作监。有专对才,后梁太祖殂,纮如汴吊之,国人颇称其不辱君命。
肃宗子。初封淮阳王,后追赠宋王。
【介绍】:唐襄州人,字方明。工文章,与萧颖士、元德秀、刘迅相上下,风格简拔,为时所称。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洪武时由太学生授为试用兵部郎中,建文中,代理应天府事。成祖攻占京师,迎降归附,特别被委用,历任兵部侍郎、尚书。有才干,能揣测上意,受知于帝,颇恃宠贪恣。随从帝至北京,兼管行在吏部
【介绍】:宋宁国人。孝宗淳熙二年进士。历大理评事、尚书右司郎中等职,累迁至大理卿。韩侂胄死,史弥远议兴大狱,士逊言侂胄诚奸邪,若欲加以大逆之罪,则不能苟同。遂被罢归。
百济王子,显庆五年唐平百济后为僧道琛及王族福信拥立。在唐将刘仁轨的攻击下连遭败北,道琛与福信相继死于内讧。龙朔二年他因势蹙弃只身而逃。(199上/5331,参见《新唐书》)
御马监监丞。万历中命往陕西征收名马货物。用千户乐纲出入边塞。肆行淫掠,搜括财宝,杀害廉吏。言官弹劾者上数十疏,帝不问。知县满朝荐,御史余懋衡以捕盗杀伤其党徒,尽夺其赃物。帝乃召他还京。【介绍】:明人。
字如心,鄞(今浙江宁波)人。通经史,有文名。洪武初,陈治道十二策,修《元史》,授博野知县,后坐累死。【介绍】:明初浙江鄞县人,字如心。学通经史,有文名。洪武初,诣阙陈治道十二策,帝嘉纳之,命预修《元史
【介绍】:宋福州宁德人,字元吉。孝宗淳熙二年武举进士。少师事陆九渊。三历郡守,俸入多以给亲旧。任子恩必先其兄之子,而后己子,时人高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