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遯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生卒】: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任同安主簿。孝宗即位,应诏建请与金不可议和。淳熙中,除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浙东大饥,巡视境内,救荒革弊。光宗即位,知漳州。宁宗时,与彭龟年论韩侂胄害政,为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遭诬告,落职罢祠。始受学于李侗,深得程颢、程颐之学说,既博求经传,复广交有识之士;深思熟虑,著书立说,集理学之大成,生平著作甚多,有《伊洛渊源录》、《宋名臣言行录》、《大学中庸章句》、《通鉴纲目》、《楚辞集注》及《诗集传》等。后以疾致仕卒。宝庆末,赠太师,追封徽国公,追谥文。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遯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生卒】: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任同安主簿。孝宗即位,应诏建请与金不可议和。淳熙中,除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浙东大饥,巡视境内,救荒革弊。光宗即位,知漳州。宁宗时,与彭龟年论韩侂胄害政,为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遭诬告,落职罢祠。始受学于李侗,深得程颢、程颐之学说,既博求经传,复广交有识之士;深思熟虑,著书立说,集理学之大成,生平著作甚多,有《伊洛渊源录》、《宋名臣言行录》、《大学中庸章句》、《通鉴纲目》、《楚辞集注》及《诗集传》等。后以疾致仕卒。宝庆末,赠太师,追封徽国公,追谥文。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遯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