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贤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平头(今松桃西南)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铜仁等地遭旱灾,粮食欠收,官吏逼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不满。遂与镇徹(今湖南凤凰县境内)苗族首领※龙桑科率腊尔山苗民起义,攻湖南麻阳县城。二十二年(1543),与铜仁苗族首领龙求儿、龙母叟等攻四川酉阳。二十三年,明湖广、贵州十余万官兵及土兵围剿铜仁、镇徹等地,诱俘龙母叟与龙求儿。二十四年,率余部继续攻击明军。二十六年(1547),攻沅州、麻阳等地,俘虏清浪参将杨钦,杀沅州卫百户陈恩等。其后事不详。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平头(今松桃西南)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铜仁等地遭旱灾,粮食欠收,官吏逼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不满。遂与镇徹(今湖南凤凰县境内)苗族首领※龙桑科率腊尔山苗民起义,攻湖南麻阳县城。二十二年(1543),与铜仁苗族首领龙求儿、龙母叟等攻四川酉阳。二十三年,明湖广、贵州十余万官兵及土兵围剿铜仁、镇徹等地,诱俘龙母叟与龙求儿。二十四年,率余部继续攻击明军。二十六年(1547),攻沅州、麻阳等地,俘虏清浪参将杨钦,杀沅州卫百户陈恩等。其后事不详。
1825—1867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又名陶正春、陶虎。贵州威宁骨董山(今属赫章县境)人。苗族。世代为彝族土目以机的农奴。父早逝,随母改嫁到巴拉寨熊家。有同母兄弟3人,先后被派到威宁和赫章服役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诏传》:“为三个※清平官之一,职位在※布燮之下,※酋望之上,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之宰相也。秉政用事,权力极大。尚兼任※九爽、※三托之官。
元代乘驿的凭证。过往使臣凭铺马劄子由驿站提供铺马及饮食。元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行省、行台等官府均可自出子。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诸官府不得自出劄子。二
明朝大将。字子清。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子。以父荫历都指挥佥事。随兄李如松赴朝鲜抗击日本,却敌先登。屡迁辽东副总兵。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败蒙古炒花、卜言兔入犯。翌年八月,进都督佥事,
清军机处的头等职官。“军机大臣”的俗称,亦称“枢臣”。雍正八年(1730,一说七年,亦说十年)设立军机处,调用亲近重臣辅佐皇帝综理军国大政,由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或侍郎、各省督抚等奉特旨应召入值,为
古地名。秦时南海郡治所。秦末至汉初,为南越国都(在今广州境),三国吴时改广州。汉以来,一直为外商海舶凑集之地。今有番禺市,是近年番禺县改,在广州市附近。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陇右鲜卑之一支。亦作叠掘。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原居于漠南、河套一带,其中一部分早迁入河西湟中廉川(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一带。据《晋书·郭黁传》载,鲜卑折掘曾送马于前凉西平太守赵凝处
见“耶澜可汗”(1324页)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及楚国境内诸民族之泛称。又称蛮荆、楚蛮。分布在江淮流域的荆州(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西部,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东部,河南与陕西南部)。属古代九州之一。西周金文中,楚又名荆,故名。
?—177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原为霍集斯辖属。乾隆二十年(1755),受霍集斯遣派,协擒达瓦齐父子于乌什城郊,献于清。二十三年(1758),从清军征布拉呢敦、霍集占,被围于喀喇乌苏(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