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
侗族地区独特的建筑物。又名“古楼”、“楼”、“百”。因楼内置鼓得名。明代已出现,今存者多分布于黎平、榕江、三江、通道、龙胜等县,均系清代所建。多位于寨子中央,为群众聚众议事、交流集会和夏夜纳凉之所。高3—4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宝塔,下部为亭阁,均为正方形。楼檐选奇数,有五、七、九层不等。整幢建筑描龙画凤、雕花刻草,华丽异常。鼓置楼顶端,由寨老掌管,有事则击鼓聚众,于楼内议事;遇有敌人入侵,则击鼓告警,诸寨闻声救援。今存“增冲鼓楼”、“龙坪鼓楼”等都极具特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侗族地区独特的建筑物。又名“古楼”、“楼”、“百”。因楼内置鼓得名。明代已出现,今存者多分布于黎平、榕江、三江、通道、龙胜等县,均系清代所建。多位于寨子中央,为群众聚众议事、交流集会和夏夜纳凉之所。高3—4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宝塔,下部为亭阁,均为正方形。楼檐选奇数,有五、七、九层不等。整幢建筑描龙画凤、雕花刻草,华丽异常。鼓置楼顶端,由寨老掌管,有事则击鼓聚众,于楼内议事;遇有敌人入侵,则击鼓告警,诸寨闻声救援。今存“增冲鼓楼”、“龙坪鼓楼”等都极具特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0日本占领台湾时期高山族人民抗日首领。台湾中部雾社地区(今南投县境)马赫坡社头人。高山族。对日本侵略者长期以来在雾社地区残酷压迫、剥削和肆意侮辱高山族人民心怀激愤,1920年和1921年曾先
见“浩尔畏”(1934页)。
书名。纪传体清史未定稿。赵尔巽(1844—1927,汉军正蓝旗人)主编。529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大致完稿。参加编撰的前后约百余人,以柯劭忞、王树楠、吴廷燮、夏孙桐、金兆蕃等出力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一作艾温克、埃文克。通古斯语音译,意为“住在山南麓的人”或“住在大山森林中的人们。”来源于肃慎,是元代“林木中百姓”、明“野人女真”、清“索伦部”的一支;但看法不一,或说与唐及其以前
即“至元通行宝钞”。
参见“駮马”(1782页)。
中国伊斯兰教派之一。又称“黑山宗”、“黑帽派”。17世纪初年起流行于新疆。始祖玛阿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伊斯哈克·瓦里(一称伊萨克)和卓。相传早年在汗·阿里克西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布教,徒众喜冠黑帽,故名。宗
清朝前期蒙古族著作家。其著作《水晶珠》是蒙古文献中重要著作,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并收录了蒙古古代传说故事。如《孤儿传》就是有240余行的短篇叙事诗。该书得到国内外蒙古学家的重视,西德、日本均对此
书名。纪霭士撰。内容叙述察哈尔、绥远地理概说、历史沿革、政治区划以及内蒙古自治运动、治蒙应取之途径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文化建设月刊社出版。
我国自称柔若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泸水两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500人。柔若语内部语音上稍有差别,但彼此完全可以通话。以兰坪县兔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