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山派

黑山派

中国伊斯兰教派之一。又称“黑山宗”、“黑帽派”。17世纪初年起流行于新疆。始祖玛阿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伊斯哈克·瓦里(一称伊萨克)和卓。相传早年在汗·阿里克西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布教,徒众喜冠黑帽,故名。宗教中心在叶尔羌(今莎车)。初因受※“白山派”排挤、压迫,多次发动起义,与之进行长期斗争。后因依附于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其首领始受命治理阿克苏、叶尔羌、喀什噶尔(今喀什)、和田各城政教事务,势力有较大发展。大小和卓木布拉呢敦、霍集占引兵反清时,常与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斗争,为新疆的统一做出一定贡献。教义与白山派分岐不大,主张礼拜时高声朗读经文。

猜你喜欢

  • 耶律寅底石

    ?—926辽宗室。又作匀德实。字阿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三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时见长兄阿保机废止世选称帝,大权独揽,心中不服,与兄剌葛、迭剌及弟安端等联合,于太祖五年(911)至七年(

  • 那利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相。贞观二十二年(648),辅白诃黎布失毕御唐军阿史那社尔,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失陷时,独逸出,引西突厥军助战,杀唐军留守之安西都护郭孝恪及子。后为阿史那社尔败,执送长安,

  • 琼恰衣

    乌兹别克族婚俗之一。意谓正式订婚期。一般在办结婚仪式前一段时间举行。依照习惯,通常由女性办理。当天,男方母亲要端着一个用“达斯特汗”(类似餐巾)包着的托盘,带一只大绵羊,在女性亲友陪同下送往女家,并在

  • 摆时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民歌曲调名。通常由男女青年在山野对唱,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产劳动。歌词格式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由三句和一个固定的结束短句组成一段。各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反复时句首和句尾部分基本不变

  • 挞不野

    ①即“大㚖(76页)。 ②辽天庆六年(1116)擒高永昌献金将斡鲁者,亦名挞不野,为高永昌部下,或说其为二人,或说为同一人。 ③即“答不也”(2238页)。

  • 鸣沙县

    ①北周以敦煌县改名。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隋大业初改名敦煌县。 ②隋开皇十九年(599)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鸣沙州,并为环州治所。武德二年(619),于此县置西会州,贞观六年(632),更置环州,

  • 召其乃耳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西右翼中旗”(1453页)。

  • 松夏

    ?—1674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柯勒德氏。世居利尔沁地方。初任前锋校。康熙十三年(1674),随军征四川,从前锋统领穆占败敌兵17000,夺朝天关,进至保宁府,破敌总兵郑歪嘴、吴应龙等。由蟠龙山进

  • 何拔

    即“诺曷钵”(1954页)。

  • 玛尔浑

    ?—1709清朝宗室、文士。满族。爱新觉罗氏。安和亲王※岳乐子。号古香阁主人。袭爵。卒,谥懿,为安懿郡王。好学,能文章,名士多从游。著有《敦和堂集》等,辑宗室平王公诗为《宸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