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大汉

黑大汉

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黎平县六洞人。侗族。咸丰五年(1855),响应姜映芳起义和白莲教黄号军,率六洞人民起义,反抗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七年(1857),拥众万余人,攻占永从县城(今分属黎平、从江2县)。在当地苗族支援下,攻打古州,毁40堡。黎平南江、水口一带农民千余人起而响应。八年,与黄号军配合在皮林重创湘军,迫其撤走,并乘胜西进,冲破地方团练的阻击,进围古州厅城,控制黎平府大部分区域。同治二年(1863),复与白莲教联兵破下江厅,进据下汶、特洞、洪州等地。并与太平天国石达开部的一支入黔部队合作,在黎平之下汶、中汶及上汶一带和清军展开激战。击毙清军总兵成应洪、游击雷二佳和士兵千余人。在群众支持下,利用山区有利地形,采取小型作战为主的策略,坚持斗争达22年之久。严重打击了清政府在侗族地区的统治。

猜你喜欢

  • 多罗土蛮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多罗土闷、垛落土蛮、哆啰土蛮、多伦土默特等。“七土默特”(七部)之意。因该部落包括七鄂托克得名。原属成吉思汗弟哈赤温的后裔多郭朗台吉,后成为满都鲁可汗女婿火筛属下满官嗔(蒙古

  • 黄头女真

    辽金时女真别部名。亦称合苏馆女真、黄头生女真。一说源于辽朝熟女真之一部,一说源于黄头室韦。其人“多黄发,鬓皆黄”,故名。《三朝北盟会编》言“其地至契丹东北隅”,约分布在今吉林省白城市附近的洮儿河流域。

  • 班第

    ①清代蒙古地区佛教寺庙中一般诵经的僧人。也是上层僧职喇嘛的随从,被称为徒众。清政府对札萨克达喇嘛等僧职喇嘛所配随从班第有明确的数量规定。驻京喇嘛所带班第清政府按规定每人每月银8.5钱、米7.5斗。在寺

  • 达列力汗

    1906—1945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全名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哈萨克族。生于科布多乌列盖地区(今属蒙古国)。后随部落迁居阿勒泰。15岁时曾为苏联红军做向导,围剿窜入阿勒泰

  • 开元路

    元地方政区名。蒙古汗国于金哀宗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1233)灭东夏国后,于乙未年(1235)立开元、南京两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将两万户府更属辽阳路总管府,二十三年改置开元路(一说金末蒲

  • 彭彦晞

    即“彭士愁”(2176页)。

  • 多布加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为一证物名称。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珞瑜地方。凡双方发生纠纷,经中间人调解后,问题已经解决,为恐反悔,双方在一片石块上,涂上火胶,待其熔化时,让双方盖上特殊印记,以作和

  • 镇海

    1168—1251蒙古国大臣。又译称海。克烈氏。有勇略,善骑射。原事克烈部王罕。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与蒙古部分裂后,投效铁木真(成吉思汗),任扯儿必(侍从官),为班朱尼河饮水誓盟诸将之一,

  • 地豆于

    东北古代族名。一作地豆干。《魏书》有专传,《北史》沿之。散居于※室韦以西,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北界※乌洛侯,西接※柔然,南邻※契丹、※奚。游牧为生,食肉衣皮,不事农,多牛羊,出名

  • 僧道辨伪

    元朝建国前后由朝廷召集僧道两家各就其经典教义、史事所进行的辩论。曾经历二次。第一次在戊午年(宪宗八年,1258),那摩国师、少林长老福裕奏举道家《老子化胡经》为伪托,宪宗蒙哥召释道两家至开平府(今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