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黎语

黎语

我国黎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使用人口有70余万。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历史上没有文字,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黎语分为侾、杞、本地、美孚和加茂5个方言。侾方言分布面最广,使用人口也最多,主要分布在乐东县、崖县、东方县和陵水县;内部分为3个土语。杞方言的使用人口仅次于侾方言,主要分布在保亭县,琼中县、东方县和昌江县;内部分为3个土语。本地方言使用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白沙县;内部分为两个土语。美孚方言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布在东方县东南部及县境内昌化江西岸一带。加茂方言使用人口少,主要分布在保亭县东部、陵水县西北部和琼中县的东南部。以侾方言乐东县保定村的话为代表:声母有32个,其中有一个是复辅音声母pl,其余31个都是单辅音声母。韵母有99个,其中单元音韵母6个,复元音韵母18个,带辅音韵尾的韵母75个。元音分长短。单元音韵母都是长的。有—a、—i、—u、—щ、—m、—n、—、—、—p、—t、—、—k12个韵尾。其中—和—其它方言没有,都分别并入—n和—t中。声调有6个,其中3个舒声调,调值是53、55、11: 3个促声调,其调值与舒声调的调值相同,为了便于吸收近代汉语海南话各方言都增加了一些声母和韵母;在一些知识分子的口语中,还增加了一个声调。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在宾语之后。名词中心语的定语,除数量词组在名词的前面外,都在中心语之后。由于借入汉语词语,也随之借入了汉语定语在名词中心词之前的词序。如:phu1 ni3(妇女)tu2zi:m1(主任)“妇女主任”。单音节词居多。绝大多数音节都有意义,多音节单纯词比较少。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修饰式和附加式两种。由动宾式、联合式构成的合成词极少。汉语借词大部份是近代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方面的新词术语。古代借词数量少,且多是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常用的名词。这些词可以按照黎语的构词方式派生新词语。在同语族语言里,黎语与壮傣语支的关系比与侗水语支的关系更亲近一些。黎语是黎族民众的主要交际工具。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黎族中兼懂汉语的人正日益增多。在部份地区,也有少数黎族民众转用了汉语。

猜你喜欢

  • 出万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二月设置之使坊河卫皆改作舒繙河卫。

  • 六方

    苗族的地方长老。苗语音译,意为“地方上的长者”。有的地区称“该歪”。与乡老、寨老相似。多半是在能言善辩、有威望、有才干、办事公道、能合理调解各种纠纷、愿意为群众办事的老年或青年中自然产生。不受村寨或县

  • 杨鼐

    明代白族学者。号敬庵。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人。弘治二年(1489)中举人,官至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县)通判,为官以精明惠爱见称。致仕后,归故里40余年,闭户研读经史,手不释卷,颇受乡人爱戴,寿百

  • 官觉罗

    清代宗室和皇族中“觉罗”姓氏的俗称。为史家所创称,借以分辨“觉罗”中国姓、民姓。清官书、典籍无文。参见“民觉罗”(668页)、“国姓”(1429页)。

  • 宁城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该县县长、蒙古族吴椿令主编。1935年2月组织本县人员编纂。主要内容:县沿革、行政、区划、机构、城镇、风俗、户口、财政、金融、司法、教育、卫生、交通、农业、林业、商业、社会事

  • 德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德宁县(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元代汪古部贵族赵王于黑水(今艾不盖河)北岸修建以王府为中心的新城(俗称赵王城),定名静安县,为静安路

  • 巡捕营

    亦称京营,即清代京师绿营。掌治安、司缉捕等。初建时,惟有南北两营。顺治十四年(1657),增设中营。康熙三十年(1691),以八旗步军统领(从一品)统辖巡捕三营,全称是提督九门巡捕营步军统领,俗称九门

  • 罗布札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罗卜札。※达瓦齐长子。乾隆二十年(1755)受清军追击,随父自格登山(今新疆昭苏县境)逃奔乌什,被乌什伯克霍集斯擒执,献于清,遂落籍北京。授公品级,赐乾清门行走。二十四年(

  • 达尔党阿

    ?—176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之子。乾隆二年(1737),由三等侍卫袭其祖遏必隆一等子爵。五年(1740),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热河副都统。九年(1744),擢奉天

  • 曲棍球

    参见“贝阔”(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