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骖鸾录

骖鸾录

书名。游桂日记。1卷。南宋范成大撰。乾道八年(1172),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广南西路静江府(治所在今桂林市)。是年农历十二月七日从苏州出发,翌年三月到达桂林。逐日记途中见闻,以成是书。名曰“骖鸾”者,取唐代韩愈“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诗句,盛赞桂林风景之引人入胜也。为研究宋代广西地方史与民族史的参考资料。有《四库全书》、《粤西丛载》等版本。

猜你喜欢

  • 银佛寺

    见“弘慈寺”(645页)。

  • 伊拉古克三

    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高僧。又作伊拉古克三班第达呼图克图、伊拉古克三班。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鄂齐尔图车臣汗第三子。幼年学佛于西藏。顺治三年(1646)与父遣使向清朝通贡。

  • 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

  • 差地

    藏语“差新”、“差兴”、“差莎”、“差丹莎新”的意译。即支差的土地。民主改革前藏族地区称为※差巴的农奴从农奴主处分得的一种份地名。其条件是必须保证为农奴主支应各种徭役,或者还有实物、货币等,并被固着在

  • 南笼起义

    清代布依族农民起义。清朝中叶,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苗民起义,变本加厉地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敲榨勒索,驱使农民前往湘黔参战,致使农民“皆弃田不耕”。嘉庆二年(1797)正月初五,在贵州南笼府(今安龙县)北乡

  • 峒主

    亦称“峒首”、“峒官”。参见“峒僚”(1646页)、“峒”(1646页)。

  • 长寿天亲可汗

    ?—789唐代回纥汗国第四代可汗。名顿莫贺,亦称顿莫贺达干、顿贺达干。药罗葛氏。※英义建功毗伽可汗移地健从父兄。初任宰相,唐大历十四年(779),劝阻移地健勿犯唐遭拒绝,遂利用回纥内部原信奉的萨满教与

  • 元禧

    ?—501北魏宗室。字思永,或作永寿。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咸阳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为冀州刺史,加都督冀等六州诸军事。诏以廷尉卿李

  • 札鸠

    即“张登发”(1182页)。

  • 成德

    ①(?—179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准噶尔、叶尔羌有功。后随明瑞、阿里衮、傅恒征缅甸,战于旧小蒲坡等地。又从温福征小金川,战于斯当安等地,屡获胜,迁四川川北镇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