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驼鹿

驼鹿

动物名。亦称“��(犴)”或“��达罕”,��,一作“堪”、“”。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与其邻近的蒙古、前苏联境内。是鹿类最大者,体长2米多,尾短,颈下有鬃。体毛为棕、黄、灰色混合,四肢下部为白色。雄的有角,分叉很多。听觉、嗅觉灵敏,视觉稍差。栖息于森林的湖、沼附近,喜卧密草丛中。善游泳,不喜成群。以青草和柳、柞、桦等树之梢和叶为食。每年1胎,一般1胎产1仔。肉可食,犴鼻被当地人民视为佳肴,与熊掌同列;皮可制衣、鞋、皮口袋、皮绳等;腿骨能制作精美的筷子等。犴角长出时称“犴茸”,为药材,但不及鹿茸珍贵。为历来鄂伦春、鄂温克等族捕打的野兽之一。过去用“围捕”,今一般据其行动规律及四时特性,用枪射杀。

猜你喜欢

  • 孝安敬正皇帝

    见“耶律璟”(1304页)。

  • 阿旺扎西

    清代德格地区高僧。藏族。曾于西藏俄日寺学习经典,精通密法,通达五明,为清初德格著名之大德。康熙二十四年(1685),请白玛仁增创建德格五大寺之一佐钦寺,为西康著名之红教(宁玛派)寺院,不丹、尼泊尔之红

  • 落马河

    即“阴河”(933页)。

  • 智诚洞碑

    唐代壮族摩崖石刻碑铭。唐韦敬辨撰。敬辨澄州(今广西上林县)人,壮族。为其任廖州(今广西上林等地)刺史时所撰。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从右到左竖刻,凡24行,首行42字,末行32字,余为47字,

  • 九禾之战

    南宋末大理国(后理国)抵抗蒙古军南下的一次战役。亦称“九和之战”。淳祐四年(大理国道隆六年,1244。一说淳祐五年),蒙古军首次攻入云南,企图从南北两方面攻取四川,兵至九禾(一作九和,在今丽江纳西族自

  • 内馆

    清官署名。隶属理藩院。设于东安门外御河桥侧。为供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之所。内设稽察内馆监督1人,由六部保送司官由理藩院引见充补,一年一换,另额设大吏4人、小吏8人,每年十月初至次年二月三十日,专门

  • 僚人

    “僚”音“佬”。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与古代百越族系及今壮侗语族诸民族有密切渊源关系。有乌浒僚(乌武僚)、俚僚、蛮僚、守宫僚、南平僚、鸠僚(后作葛僚、仡僚、仡佬)、夷僚、土僚(都僚)、飞头僚等名称或分

  • 张浦

    西夏将领。银州(今陕西米脂县)人。※李继迁初起时为亲信。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献策于继迁走避夏州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络党项豪族,抗宋自立。曾多次领兵袭击宋朝边地。八年十二月,建

  • 舍蕴善

    约1630—1710清代伊斯兰教经师。本汉族,姓魏,字元都,祖籍辰州(今湖南沅陵县)。明清之际,西北回族将领马蛟麟部将舍应举(回族)驻守辰州,收其为义子,归皈伊斯兰教,改名舍起灵(或起云),字蕴善,自

  • 娑固

    ?—720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娑固,亦有误作李婆固。出自大贺氏族。为前首领※失活之弟(一作从父弟)。兄失活于开元二年(714,一说三年)领契丹部众离突厥附唐,六年(718)五月,兄亡故,辄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