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食不兀勒札儿

食不兀勒札儿

蒙古族传统婚俗。出自《蒙古秘史》,《元史·太祖纪》作“饮布浑察儿”。“不兀勒札儿”或“布浑察儿”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羊的喉颈”。加动词“食”或“饮”即为“吃羊喉颈肉”。因羊喉颈的筋骨肉坚韧、耐嚼,且不易分离,故许婚喜宴、成婚喜宴以及婚后三天都要吃羊喉颈肉,借以象征夫妻百年好合,经久不离或永不翻悔。亦成为许婚、成婚喜宴的代词。此俗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普遍流行,王罕、桑昆父子欲以许婚喜宴除掉宿敌铁木真(即成吉思汗),未遂。流传至今不衰,并加入许多新内容。有时女方亲友故意出难题,将羊喉颈煮个半生,或在椎骨中插入坚实的小木棍,使女婿掰不开骨节,如用刀子割开,则要罚酒。除了取其坚固不离之意,亦使婚宴充满乐趣。

猜你喜欢

  • 察哈尔佃齐六世

    1783—1832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察哈尔正红旗人。牧民棍岱之子。被选定为察哈尔佃齐呼图克图六世,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坐床。嘉庆六年(1801)、十二年(1807)、十四年(1809)

  • 术里者

    见“萧仲恭”(1993页)。

  • 尕尕

    土族他称。蒙古族对土族的称谓。即鞑靼。参见“土族”(63页)。

  • 苻纂

    ?—387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时(357—385年在位)任尚书令,封魏昌公。前秦太安元年(385),苻丕在晋阳即帝位后,自长安率壮士3千投奔之,拜太尉,进封东海王,

  • 段正智

    即“段智兴”(1699页)。

  • 壶

    战国时期中山国祭祀礼器。亦称“中山王铜圆壶”。周慎靓王五年(中山王十三年,前316),由中山王下令制作,用以祭祀上帝和祖宗。盖上有两个圆形纽,壶腹为圆球形,有两道平行凸

  • 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压迫剥削和争取民族生存的武装斗争。亦作“攸乐山起义”。1941年11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原称攸乐山)基诺族头人飘白因不堪国民党的苛征暴敛,含愤服毒自杀,激起人民不满,各寨头

  • 冉魏

    十六国时期汉人冉氏所建政权。冉氏为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冉瞻、※冉闵父子为后赵石虎收为养子、养孙,遂从石姓。屡从征伐,多有战功,位高爵显。太宁元年(349)石虎死后,闵持权擅专朝政,屡谋逆

  • 摩伦汗

    1437—1466明代蒙古可汗。名脱思(脱谷思)。孛儿只斤氏。岱总汗※脱脱不花长子。景泰三年(1452),父被瓦刺领主也先击败后逃入兀良哈遇难,本人被外祖父沙不丹(彻不登)留下未杀。后被送至翁牛特部领

  • 刘钧

    即“刘承钧”(8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