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会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县龙王山一带。每年夏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推算决定会期。源自明洪武年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节日早晨人们先至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成仪仗队前行,队伍排成单行,或击鼓鸣金或吹海螺牛角,随行众人手持柳枝,齐至大东岭休息、野餐、漫花儿(即演唱花儿)。然后登山踏青,巡视田禾,并借用神的名义订立乡规民约,约束乡民,不准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许砍伐树木,践踏青苗。实为保护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藏族亦有类似活动。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县龙王山一带。每年夏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推算决定会期。源自明洪武年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节日早晨人们先至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成仪仗队前行,队伍排成单行,或击鼓鸣金或吹海螺牛角,随行众人手持柳枝,齐至大东岭休息、野餐、漫花儿(即演唱花儿)。然后登山踏青,巡视田禾,并借用神的名义订立乡规民约,约束乡民,不准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许砍伐树木,践踏青苗。实为保护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藏族亦有类似活动。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
辽代契丹大字刻石。碑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陵寝(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附近深山),现陵上建筑已荡然无存,享殿柱础尚见,碑在遗址东门外东山坡,早年断碎,只余存龟趺。解放后多次调查,搜集到刻有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下辖三十个分部。详见“纥石烈”(945页)。
清代皇家园林之一南苑内所设的园户。苑内三水流积,故以海名,俗称南海子。元称飞放泊,明扩其地辟为上林苑,清仿明例放养禽兽于其中,增辟为春蒐、冬狩、阅兵、游憩之所,周垣约160里。内设行宫、寺庙、鹿圈、稻
见“和朔奴”(1446页)。
见“耶律娄国”(1317页)。
明代在乌蒙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为窦地甸。唐时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阿统始迁于此地,至其十一世孙名乌蒙者始强,因号乌蒙部。宋时封酋长阿杓为乌蒙王。元初归附后置乌蒙路,隶云南行省。元末酋长阿普任总管。明洪
1821—1920近代武术家。字静源。四川成都人。回族,父为武林高手。幼承家学。习“排打功”。后至各地寻师访友,博众长,自成一体,世称“马派”。尤擅腿功,称“无影腿”。曾从著名经师、著述家马复初,学习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那曲县境内,东与功德林活佛所辖部落相连,南接达雄县,西邻托如部落。地处今那曲镇东南。原为“羌日六部”中雄索部落的一部分,后雄索分为南北两部落,该部为南方部落,故名“罗玛”。由罗玛让学
即“羊苴咩城”(8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