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鲁忽

阿鲁忽

?—1264或1266

察合台汗国第四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孙,拜答儿之子。中统(1260—1264)初,依附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国大汗位,寻受阿里不哥命归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取代合剌旭烈兀妃斡儿干纳,主察合台汗国事。中统二年(1261)阿里不哥兵败昔木土脑儿(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南部)后,屡向其征索人畜粮械,他拒供给,杀来使,投归忽必烈,受命统辖金山至阿母河间地。翌年,于普刺城迎战阿里不哥军,斩杀哈剌不花,旋遭阿里不哥后军阿速台袭击,败走和田、喀什噶尔,继走撒马尔罕。后又遭窝阔台孙海都及拔都弟别儿哥袭击,腹背受敌,始与阿里不哥约和。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归降忽必烈后,兵事遂解。

猜你喜欢

  • 口到

    见“口利”(117页)。

  • 海迷失

    ?—1252元定宗※贵由皇后。又作斡兀立海迷失,“斡兀立”实为部名,即斡亦剌氏。部长※忽都合别乞之女。《元史》称三皇后。定宗三年(1248)汗死,称制监国。以先汗窝阔台尝言皇孙失烈门“可以君天下”(《

  • 玉树二十五族

    清道光初年后居住于玉树地区诸藏族部落总称。一称囊谦二十五族、隆庆二十五族。至咸丰同治(1851—1874)之时,始有今称。系由西宁四十族演化而来。即囊谦、拉休、苏尔莽、苏鲁克、拉达、布庆、迭达、固察、

  • 略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天水郡(治今甘肃通渭县西)。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镇。东汉改为略阳县,属汉阳郡。晋属略阳郡(治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战国时此地为白马氐之东

  • 乌舍国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亦称乌舍城。辽天赞五年(926)元月,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国亡。辽统治下之渤海遗民多次举兵反辽,建立地方政权,乌舍国为其一。《辽史》中不见其名,故有人说其是宋朝人对辽代※兀惹(

  • 藏封土族土官制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宗教上层封授土族地区13个部落首领为土官(藏语称※“昂锁”,意为“内政官”)以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元明时期,青海互助地区属西藏宗教势力范围,土族均已信奉喇嘛教。明万历三十年(1602

  • 羊头冈

    即“龙头冈”(495页)。

  • 绛巧基巧

    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辖专区级行政机构之一。简称绛基。即黑河总管公署。设四品僧俗总管各1,基巧府驻黑河镇,下辖那曲、羊八井、纳仓、达木八旗等。因与青、康、藏交界,故该处常驻有军队,由代本统率之。

  • 萨拉巴噶什

    见“萨尔巴噶什部”(2014页)。

  • 肖福禄

    1754—1839清朝将领。字寿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20岁从军。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阿桂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继又随福康安征西藏。在东南沿海及江浙两省督师近40年。历任都司、游击、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