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底峡

阿底峡

982—1054

吐蕃佛教后弘期进藏之印度高僧。初名达瓦宁波。梵文名迪巴嘎热施咱纳,藏文译作贝玛梅泽益西,意为“吉祥燃灯智”。藏史通称其为“觉卧杰阿府峡”,意为“佛王阿底峡”,简称“觉卧杰”(佛王或尊圣王)。印度萨霍尔王格瓦贝次子。生于萨护罗(今孟加拉国达卡附近)。宋庆历二年(1042,一说三年),被阿里王绛曲约遣使迎入吐蕃弘教,先后到阿里,后藏、拉萨、叶尔巴、桑耶、连巴、纳曲、唐波且、聂塘等地,居吐蕃13年,传教、收徒、著书、行医。所传之大乘学、藏传密典及中观论等,均因其宏扬,而完备于吐蕃。著有《菩提道灯论》、《中观教授论》、《发菩提心论》等,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经典,僧人必读之作。后世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代表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即脱胎于《菩提道灯论》(又译称《菩提道炬论》)。被誉为西藏噶当派之开派祖师,萨迦、噶举、格鲁诸派亦因其学说而新兴。弟子无数,其中以“三师”(即三顿)、仲敦、杜敦及沽顿(即俄译师)等人最著。所著《八分医方》,对西藏医学北派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曾在山南贡噶县姐德秀地区为民修造水坝,至今为人传颂。为印蕃宗教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卒于聂塘寺,其遗骨供奉于该寺。1978年孟加拉国派使节至聂塘寺致祭,后在北京广济寺举行迎送其骨灰隆重仪式,并将骨灰运回该国供奉。

猜你喜欢

  • 慕容兆

    唐代吐谷浑王族。慕容氏。※慕容曦皓子。开元二十六年(738),父卒,嗣立,袭爵。至德三年(758)后,安乐等州为吐蕃所占据,吐谷浑部众被迫东迁,散在朔方、河东境。

  • 扎也

    亦作“扎野”,女真语。金代高级将领身边的随从官。由高级将领自女真姓氏官宦或猛安谋克内富家子弟中选勇敢善骑射及有谋略的青壮年充任。随同征伐、攻城、觇伺、或领兵作战,易立战功,升迁较快。为此类子弟进入仕途

  • 四夷馆

    ①明代职司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部分外国使臣表章之机构。又称提督四夷馆。明永乐五年(1407)置。初有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8馆。每馆置译字生员、通事,通译各族或各国贡使语言、表章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次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萨尔金河接本部中左翼末旗,西接本部右翼左旗,南达本部右翼左末旗,北抵俄罗斯边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三十五年(1696),析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鲁所辖人户置,以青

  • 热西丁

    ?—1867清代新疆维吾尔族阿訇。旧译陆希武田。库车人。和卓谢伊合尼札木丁第三子。同治三年(1864),库车农民发动反清起义,杀办事大臣萨灵阿以及库尔班等伯克,欲迎奉原叶尔羌阿奇木、库车郡王爱玛特,遭

  • 童宽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今吉林省珲春县东北通肯山。宪宗(1464—1487年在位)时

  • 苻苌

    ?—354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子。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子。皇始元年(351),健即天王位,被立为太子。次年,健称帝,封大单于,以统百蛮。四年(354),率军5万拒东晋桓温于尧柳城愁思堆(

  • 允天嘉木措

    1557—1587明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生于巴尔康的瓦和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在日喀则从大堪布官却坚赞出家学法。后曾赴隆务格德寺、达仓寺、若尔盖寺、桑曲寺等学经,并撰

  • 肥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九月,秃河、石鲁门等处女真首领哈合察等63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任哈合察等为指挥、千百户。据考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以东蜚克图河流域。宣德八年(143

  • 斛律平

    北魏、东魏、北齐大臣。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倍侯利玄孙,大那瓌子,左丞相※耶律金兄。善骑射,有干才。北魏景明(500—503)中,为殿中将军,迁襄威将军。正光(520—525)末,从大将军尉宾镇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