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阗池

阗池

西域古湖名。见《汉书·陈汤传》。《大唐西域记》作大清池,或名咸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清池,因其对凌山不冻故又名热海,但其水未必温。元《耶律希亮神道碑》作亦思宽。《大明一统志》:夷称亦息渴儿(突厥语“热海”)。《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图斯池。《西域水道记》称特穆尔图淖尔。西蒙古语“淖尔”意为“湖”, “特穆尔图”为“有铁”,因沿岸产铁沙,故名。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伊塞克湖。西汉建昭三年(前36年),副校尉陈汤等伐匈奴郅支单于,从温宿国(今新疆乌什)出发,经阗池西,至康居东界。唐永淳元年(682),庭州刺史王方翼与三姓咽面兵10万,大战热海之滨。方翼臂中箭,自以佩刀断去,左右皆不知,终于破敌,“西戎震服”。清代属伊犁西境。湖南岸山间有汉文旧碑。后被沙皇俄国通过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

猜你喜欢

  • 难留城

    见“武落钟离山”(1289页)。

  • 净州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天山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卜子村)。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朝于互市的榷场设置天山县。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升为净州。元朝升为净州路。明初废。净州故城址

  • 蒙古纲

    ?—1223金大臣。本名胡里纲。又作王立纲、和立纲。咸平府(治今辽宁开原县东北)猛安人。女真族。承安五年(1200)进士。累调补尚书省令史,授国子助教。贞祐(1213—1217)初,因招集西山兵民功,

  • 萨哈尔察部

    部族名。明代居住黑龙江流域女真人的一支。萨哈尔察,满语意为“黑貂皮”。地当牛满河(布列亚河)、精奇里江(结雅河)等黑龙江中游北岸广大地区。与萨哈连部地域参错(一说认为,实为一部),居民亦为清代索伦、达

  • 阿海

    ①见“耶律阿海”、(1314页)。 ②即“仆散安贞”(319页)。 ③即“孛术鲁定方”(992页)。 ④见“阿哈”(1194页)。

  • 汪惟和

    元朝将领。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之孙,※汪德臣第三子。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分所部四川军5千人屯田六盘。二十六年,以巩昌便宜都总帅率所部万人北征。二

  • 设逻

    见“设罢”(923页)。

  • 会同

    辽太宗嗣圣皇帝耶律德光年号。938—947年,凡10年。

  • 博罗呼济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等书。《乾隆内府舆图》作博罗胡集尔。设有清军索伦营领队大臣所辖卡伦。位于今中亚博罗呼得依尔河上游北岸。

  • 金山

    ①西域古山名。见《后汉书·窦宪传》。《后汉书·和帝纪》作金微山。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大将军窦宪遣左校尉耿夔至此,大破匈奴北单于。从此,匈奴西迁。《隋书·突厥传》:突厥先祖阿史那世居金山。《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