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锦语

锦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地莪乡和播尧乡的十多个自然村中。使用人约有二三千人,他们大都兼通汉语、布依语或莫语。地莪乡更方村的锦语有35个单辅音声母和数量相当多的唇化、腭化声母。各类声母都有舌尖部位和舌面部位的对立;清塞音除喉塞音外,都有送气的和不送气的对立;鼻音和边音都有清浊的对立(播尧锦语的清鼻音均已浊化);舌面擦音j还有带先喉塞的,清的和浊的对立v和w是对立的音位;浊塞音只有前面都带轻微先喉塞音的一套,而播尧锦语仍保留?b、?d和b、d的对立(播尧的b、d与水语和毛南语的mb、nd对应,只出现于单数调中,它们跟原始侗台语的浊塞音声母?b?d不同,古?b?d声母的词,均已清化念双数调),播尧b、d,古声母的词,在更方已跟?b、?d声母混同。更方锦语有i、e、a、o、u、ə、щ七个元音,作单元音韵母时,所有元音都是长的,带韵尾时,a、i、u有长短的对立;有—i、—u、—щ、—m、—n、—、—p、—t、—k九个韵尾,结合成73个韵母,播尧锦语韵母略少;有6个舒声调和3个促声调。锦语的词以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居多,几乎每个音节都有词汇意义。词类没有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它的主要语序是svo,除表示数量的定语放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外,其他定语多放在主语、宾语的后面,同时有几个修饰成份时,指示词都放在最后面;状语多在谓语后面,补语都在谓语后面,既有宾语又有补语时,补语有些在宾语前面,有些在宾语后面。

猜你喜欢

  •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落雪的季节,即冬天。鄂伦春族旧无历法,在长期的狩猎和生活实践中,根据物候变化总结出一套计算一年四季变化的知识。虽与我国通行农历不完全相合,但适合其狩猎活动需要。下雪后,是“打皮子期”

  • 虏廷杂记

    书名。赵至忠撰。凡10卷。至忠亦作志忠,原名英。自幼陷契丹,为人明敏,举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重熙十年(1041)八月,因得罪契丹皇帝耶律宗真而投宋。宋以其为洪州推官,赐绯衣、银带及钱5万,更名至忠。官

  • 康定

    县地名。旧名打箭炉。藏语称“达孜多”,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流域。传为古旄牛国,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置旄牛县,属蜀郡。东汉为蜀郡属国。三国蜀汉时,亦名旄牛县。晋置益州,统八郡,仍

  • 播州杨氏

    贵州44大土司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南诏陷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入播,授武略将军,据播州地,世袭其职。5传至扬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嗣,官至德州刺史。又7传至杨轼(第十二代),子杨粲袭职。累官沿边

  • 金粟河

    见“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 赵善政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天兴国君主。白蛮(白族先民),剑川节度宁北城佉逸塝(在今云南洱源县邓川北)人。白蛮大姓之一,世代为南诏显贵。明代杨慎《滇载记》谓其在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时即为清平官。唐

  • 吴天保

    元末湘西起义首领。湖广靖州(今湖南靖县)人。瑶族。元至正六年(1346),武冈爆发瑶民抗元斗争,攻陷黔阳县城。七年三月,于靖州号召当地瑶、苗、侗、汉农民响应起义。率起义军一举攻破武冈,继而攻下辰溪、溆

  • 黑台吉

    见“铁背台吉”(1899页)。

  • 西秦王

    封爵名。西秦,系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贵族乞伏国仁于晋太元十年(385)称大单于。其弟乞伏乾归嗣立,于更始元年(409)改称秦王,史称西秦。占有今甘肃西南部。北魏神䴥四年(43

  • 顶水舞

    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由女子表演,一般是群舞。舞者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头顶瓦罐,在民族乐器伴奏下,欢快起舞。主要反映朝鲜族妇女从溪边或井畔顶水回家的情景。充分展示了朝鲜族妇女朴实勤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