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完库里和卓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维吾尔族。原籍喀什噶尔(今喀什)。※张格尔弟巴布顶之子。自幼与父避居浩罕。咸丰二年(1852)夏,与倭里罕等纠众先后4次窜犯喀什噶尔、乌什等处卡伦和村庄,被击败。五年(1855),复乘喀什噶尔阿图什铜矿农奴聚众抗差之机,带领400余人劫掠乌帕拉特、伊勒古楚、玉都克巴什卡伦和塔什密里克庄,又溃败。七年(1857),扬言为张格尔复仇,偕倭里罕纠集浩罕无赖,再次进攻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叶尔羌(今莎车)等地,为叶尔羌参赞大臣庆英等所败,遁逃。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维吾尔族。原籍喀什噶尔(今喀什)。※张格尔弟巴布顶之子。自幼与父避居浩罕。咸丰二年(1852)夏,与倭里罕等纠众先后4次窜犯喀什噶尔、乌什等处卡伦和村庄,被击败。五年(1855),复乘喀什噶尔阿图什铜矿农奴聚众抗差之机,带领400余人劫掠乌帕拉特、伊勒古楚、玉都克巴什卡伦和塔什密里克庄,又溃败。七年(1857),扬言为张格尔复仇,偕倭里罕纠集浩罕无赖,再次进攻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叶尔羌(今莎车)等地,为叶尔羌参赞大臣庆英等所败,遁逃。
部分瑶族的称谓。过去一些瑶族长期从事刀耕火种,因地力耗尽,便过山迁徙,故名。解放前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盘瑶和※山子瑶就以此名统称。
贵州彝文史书。流传于黔西北地区。成书较早,完成于清初,具体时间和作者不详。主要记叙黔西北彝族从远古至吴三桂入黔后的历史事件,并记录了与清朝统治者多次战争的概况。
又称回纥文。因古代回鹘人广泛使用这种文字而得名。是公元9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亚及新疆等地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曾是金帐汗国、帖木耳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从15世纪开始,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鹘文
20世纪初云南贡山怒、藏、傈僳等各族人民反对法国天主教入侵的斗争事件。19世纪末,法籍天主教司铎任安寿率领数神甫在贡山县北部白哈罗等地修建教堂,除诱骗当地群众信教外,还挑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制造民族分
部分彝族的自称。古称昆明人。他称白彝。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寻甸、罗平、师宗、路南、富源、宜良、弥勒、禄劝、会泽、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西域古河名。见《隋书·西域传》,流经石国(今中亚塔什干)。《新唐书·西域传》:流入中国称真珠河,亦曰质河。又云: “捍(今费尔干纳)东临叶叶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
即“清文鉴”(2106页)。
见“石璟”(448页)。
辽封爵。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969),耶律隆先受封。隆先,人皇王耶律倍子。受封后兼政事令,留守东京,有惠政。后与统军耶律室鲁同讨高丽有功,还,卒。
即“陶新春”(1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