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那嵩

那嵩

?—1659

明末清初云南元江土知府、抗清志士。字岳生。傣族。一说原为元江土司族属,世守他郎寨,土司绝嗣,嵩杀其族长老木龙遂为土知府;一说是“世袭土府”。自幼勤奋好学,读书不倦,筑楼藏书数万卷。为政遵守法纪,忠于职守,为人纯笃,富于义气。曾遣弟那仑攻普洱、思茅,据其地,势力南及西双版纳。清顺治十三年(1656),义军领袖张献忠部将李定国抗清入滇,嵩应之,被授以总督衔,以元江为基地,鼓动降清明将许名臣、高应风,联合各地土司共同举义。清廷派吴三桂、铎尼、广西(泸西)府提督张勇等前往镇压。十六年(1659)九月二十一日,元江遭吴三桂兵围攻。十月十二日夜,率兵突围不成,退守城内,掘壕立栅,架设浮桥,遏止强渡。严辞拒绝吴三桂劝降,力阻许名臣自缚出城就义,积薪于城楼下,掺以硝磺等引火物,以死自矢,且还书备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来罪行。十一月六日,吴三桂以荷兰殖民主义者所供“红夷火炮”猛攻,义军弹尽粮绝,城破,偕妻、子那焘、赘婿沐志亮登北门城楼,举火自焚。子那㟆和许名臣等自缢,军民多奋战而死。族人为之立衣冠冢于城南文笔山麓。乾隆间(1736—1795),清廷赐“烈愍公”谥号。

猜你喜欢

  • 立山

    ?—1900清朝大臣。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土默特氏。字豫甫。咸丰八年(1858),由官学生奖奉宸苑笔帖式。同治九年(1870),升八品苑丞。十一年(1872),赏加护军参领衔,俟升六品苑丞后,以员外郎

  • 卜哈儿

    见“捕喝”(1854页)。

  • 西北中学

    回民学校名。设於北京牛街原清末“南营守备署衙门”旧址。1928年北平(今北京)市政府参事孙绳武(回族)等人发起创立,孙担任校长,时称清真中学。校设董事会,董事长白崇禧,副董事长马福祥、马邻翼,孙绳武为

  • 普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和《元经世大典图》。耶律楚材《西游录》作不剌。《常德西使记》作孛罗城。《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统三年(1262),希亮曾两次至不剌城。《明史》作怕剌。古城遗址在今新疆

  • 探马赤

    ?—1282元初将领。秃立不带氏。初随诸王没赤征蜀,后从塔海绀卜、火鲁赤诸帅。宪宗八年(1258),随纽璘攻涪州(今四州涪陵县),以兵2000败南宋水军于马湖江。于横江、嘉定、宣化造浮桥,以达成都。以

  • 引者

    古代蒙古贵族女子的陪嫁者。又称媵哲(ying映一)、尹吉、引者思。蒙古语音译,汉译为“陪送”、“从嫁”。指古代蒙古社会中那颜贵族阶级作为嫁妆随女出嫁夫家之奴仆。《南村辍耕录》卷十七《奴婢》条载:奴婢“

  • 圣祖御制崇福寺碑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俗称记功碑。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石碑为两块,分立于呼和浩特崇福寺(小召)院内正殿前左右侧的两座亭子里,称御碑亭。每座碑亭有8根柱子,上盖八角瓦顶。碑立于基石上,高达3米余,

  • 主隅

    古地域名。亦作竹隅、竺隅。属古门隅的一部份。位于今不丹境内扎西岗一带。13世纪,藏传佛教主巴噶举派于此传教兴寺,遂成为该教派的势力范围,故名。西藏墨脱县自称主巴的门巴族先民曾在此定居。

  • 卡提条列

    见“迈买的明”(741页)。

  • 蓝玉

    ?—1939明初将领。安徽定远人。回族。明大将常遇春妻弟。初隶常遇春帐下,以作战勇敢,累立战功,擢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从傅友德、汤和伐蜀,克绵州(今绵阳),夏主明升(明玉珍之子)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