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隆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毛毛山南麓松山滩。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建,因其为西藏噶举派达隆人,故名。后改宗格鲁派。清康熙(1662—1722)时,达隆华丹土登嘉措应召赴京,被封为大喇嘛,授权管理天祝地区10余寺院和18个部落,赐名“护国寺”,并赐白檀香木官印、文书。规模宏大,盛时寺僧达千余名。同治年间(1862—1874),因兵乱被毁,僧人暂居松山城,民国十七年(1928)移回达隆。解放初有僧80余人,有达隆大活佛和达隆小活佛。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毛毛山南麓松山滩。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建,因其为西藏噶举派达隆人,故名。后改宗格鲁派。清康熙(1662—1722)时,达隆华丹土登嘉措应召赴京,被封为大喇嘛,授权管理天祝地区10余寺院和18个部落,赐名“护国寺”,并赐白檀香木官印、文书。规模宏大,盛时寺僧达千余名。同治年间(1862—1874),因兵乱被毁,僧人暂居松山城,民国十七年(1928)移回达隆。解放初有僧80余人,有达隆大活佛和达隆小活佛。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长沟”。亦称章阿布林、昂木仁、昂仁孜、傲不仁、傲布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与多雄藏布之间,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昂仁宗。1960年与桑桑和梅康沙两谿合并,
参见“八关”(22页)。
见“凯珠嘉措”(1408页)。
见“安禄山”(910页)、 “安庆绪”(907页)。
见“萧孝先”(1994页)。
唐代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谥号。见“异牟寻”(932页)。
官名。满语音泽。“一齐”意为“右方”,“额尔机”意为“边、侧”,“哈分布勒”意为“使通达”,“哈番”意为“官员”。清代通政使司机构中所设的右通政使。为汉缺,设1员。下设“右参议(官)”,满语“一齐额尔
?—1415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又译努克漆哈什哈。克㰅古特(一说即土土扈特)人。原统辖瓦剌诸部。据《蒙古源流》等记载,明建文元年(1399),因额勒伯克汗受绰罗斯浩海太尉诱惑,杀弟哈尔古楚
见“恰克拉”(1725页)。
又称“勐吴”。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由三四个个体农户或大家庭中的几个个体火塘集体耕种的土地。伙耕者多是兄弟、同族或姻亲,共同占有耕地,种籽按户平摊,共同劳动(开始各户劳力出多出少不计较,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