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让僜语

达让僜语

我国自称达让的僜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南端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800左右。以察隅县下察隅区巴安通乡夏尼村的达让僜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34个。塞音、塞擦音有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鼻音和边音分清浊。唇齿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有15个复辅音,由双唇部位的辅音、舌根部位的辅音分别与边音和卷舌半元音构成。有6个单元音,19个复元音。复元音分3类,一类是由i、u介音和主要元音结合成9个后响型二合复元音,一类是由主要元音与i、u韵尾结合成5个前响二合复元音。另一类是5个三合复元音。节尾辅音只有m、n、。清、浊鼻音都可以自成音节。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多数和指小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或词尾表示。方位名词很丰富,数词可以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很不丰富。量词和数词结合使用时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和多数,无双数。单数人称代词减缩后可以作名词领属词头。指示代词可单独作句子成分。动词有体、式、态、方向等语法范畴。体有将行、进行、已行、完成等,均用语尾助词的方式表达。式有命令和祈使两种,也是用语尾助词表达。态分使动、互动、被动3种,使动用辅音清浊交替和加词头的方式表达。互动和被动均用加语尾助词的方式表达。方向范畴分向心和离心两组,每组都包含数量不等的语尾助词,分别表达行为动作从不同的方向来或以不同的方式去做。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来示程度的加深。结构助词有限制、受动、处所、工具、施动、从由、比较、定指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数词、数量词、形容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但当否定副词作状语时在谓语后面。词汇特点:词汇中多音节词占多数,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多音节单纯词。弱化音节的构词词头很丰富,有30个。也有一定数量的词尾,因此,派生法是词汇中能产的构词类型。合成构词也很能产,方式有并列、主谓、宾动、修饰等。拟声词和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藏语。有不少半借汉、半借藏的词。借词主要采用音译方式,也有一定数量意译方式的借词。

猜你喜欢

  • 纪浑河

    见“妫水”(1261页)。

  • 毛南族血缘氏族组织。又称“疆”。明嘉靖以后兴起。主要流行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中南、下南地区和邻近县市毛南族谭姓中。共分“吊轻”、“离轻”、“汉轻”、“龙轻”、“虑轻”、“唐轻”、“赵轻”、“马轻”

  • 朵哥麻思

    见“朵甘思”(840页)。

  • 禄托

    唐代南诏职官名。《新唐书·南蛮传》谓:“禄托主牛”,即掌管耕牛、菜牛之官,由最高军政要员※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领。

  • 额敏和卓

    ?—1777清代新疆吐鲁番郡王。维吾尔族吐鲁番大阿訇尼雅斯和卓子。世居鲁克沁。初隶准噶尔。康熙五十九年(1720),投附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军撤居哈密,以吐鲁番给策妄阿拉布坦,受命辖鲁克沁众

  • 上溪州土知州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置,以张义保为知州。清顺治四年(1647),知州张汉卿归附后,因明制,仍授原职。雍正五年(1727),以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州张汉儒被迫纳土,辖地被并入

  • 女真大字

    见“女真文”(145页)。

  • 清平官

    唐代南诏职官称谓。为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王之下最高官阶。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凡置六人”;依《新唐书·南蛮传》,为3人,“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宰相也。

  • 石遵

    ?—349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五世皇帝。349年在位。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延熙元年(333),封齐王。父即位后,封彭城公。太宁元年(349),父病危,进爵彭城王,领大

  • 旧时海南岛五指山黎族地区用以计量稻谷的单位。迄至解放前夕该地区仍沿袭以小刀掐穗的收割方法,以稻穗盈把为其计量单位,故称。约1公斤左右,6把为1攒,6攒为1对,2对为1律,2律为1姆。耕地面积通常也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