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思蛮寨长官司

达思蛮寨长官司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名。一作达思蛮长官司、达司蛮长官司,永乐五年(1407)三月置。地在杂谷寨安抚司西50里,即今四川理县境。初命当地僧人其卜为副长官,并赐印及冠带、袭衣等。洪熙元年(1425)三月,遣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景泰二年(1451)二月,故土官达思剌男乃儿只监灿遣僧人朵肉藏入朝,贡马及方物。朝廷赐宴并纻丝袭衣、彩缎表里、绢、钞等。后常遣使入贡。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遣400余人入贡并贺世宗登极;十二月,复遣都纲僧贾舍监藏等312人入贡。礼部奏请予以限制,定每贡限百人,余者革去赏赐,并送官治罪。五年(1526),复遣都纲僧沙加藏等438人入贡,朝廷以其违制,减半给赏。但在万历四十年(1612)和四十二年(1614)间,僧人甲杀监藏与阿豆坚藏所率入贡人数均达438人,给赏如例。直到天启二年(1622),尚派人贡方物。其长官传承,依明土官承袭例袭替。

猜你喜欢

  • 仁钦贝

    13世纪藏族学者。以故事体裁注释格言的开创者。萨班衮噶坚赞的《萨迦格言》问世后,为人争相传颂。为使精炼而寓言丰富的格言能为人易懂,他对有关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用故事体裁逐一注出。使格言含意更加明确,增强

  • 叟兵

    见“叟”(1703页)。

  • 恒瑞

    ?—1801清宗室、将领。正白旗人。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闲散宗室授三等侍卫。升头等侍卫。四十一年(1776),以副都统衔赴西藏办事。五十一年(1786),改福州将军。次年,率驻防

  • 逆架

    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计算长度的单位。详见“带鲁”(1607页)。

  • 左克

    朝鲜语音译,意为“坎肩”。朝鲜族传统服饰。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男子必备,老年妇女亦穿。形如西服坎肩,老年穿的肥大。有3个口袋,5个扣。多为黑色或淡青色,也有灰色的。分为单层和夹层。单层坎肩,多为青年男子

  • 图苏胡城

    蒙古国大汗行宫。又译图苏湖、秃思忽。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南30里。太宗十年(1238),筑城,建迎驾殿。据《史集》,大汗在赴和林途中,于该处停留,接受贡献和行乐,后赴和林万安宫。

  • 沙陀军

    唐后期由沙陀劲骑组成的军队。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沙陀首领朱耶执宜率部众至灵州附唐,灵盐节度使范希朝将其安置于盐州(治今陕西定边)。次年,范希朝徙河东节度使,镇太原,沙陀举军随之往河东。希朝以沙陀

  • 岑毓宝

    1841—1897清朝地方官员。字楚卿。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壮族。西林县团总岑苍松之子。青年时助父于地方组织团练,后随兄※岑毓英带团练入滇助清军镇压当地各族人民起义,封知府。同治二年(1863)三月,

  • 榆里底乃部

    见“奚的部”(1894页)。

  • 管田

    旧时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土司衙门中头目之一。因其职司而得名。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官庄,巡视田间,督促和组织田丁耕作,兴修水利,修渠筑坝,引水灌溉;帮助土官催收谷租;并督促田丁按期给土官缴纳薪柴等。由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