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位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名。分一、二、三等。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列第八。顺治十年(1653),增定封爵为十二等,此爵位次退居第十。乾隆十三年(1748),终定封爵为十四等,退居第十二位。三十九年(1774)定此爵属恩封(皇室内亲贤受封)者,即以其袭次递降,至奉恩将军为止,世袭罔替;又定奉恩辅国公(爵次第八)应予降袭者,依其袭次递降至一等辅国将军为止,即以此爵世袭不降。此爵属功封(军功劳绩等受封)者,如乾隆四十三年以巽亲王满达海(代善第七子)六世孙福色铿额,封为一等辅国将军,世袭罔替。辅国将军正妻,以封夫人(顺治十七年定:封爵中第四爵※长子至此爵,其妻俱封夫人)。此爵缺出,例以其夫人所生一子依例办袭。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余子,概封三等奉国将军。授封前,常例考以满语、马步射,名曰考封。

猜你喜欢

  • 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宪宗四年(1254),忽必烈征大理至丽江,设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改茶罕章宣慰使司。十三年(1276),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名。二

  • 鸿台吉

    蒙古贵族的尊称。亦译作洪台吉、黄台吉、珲台吉、欢台吉等。源于汉语“皇太子”。蒙元时期仅作为大汗长子、储君的尊称。明代不再限于大汗的太子,一些大领主亦拥有此号,如土默特部的※辛爱黄台吉、鄂尔多斯部的切尽

  • 耶律何鲁扫古

    辽道宗朝边将。名又记作阿鲁扫古。字乌古邻。契丹族。为皇族孟父房后人。重熙(1032—1055)末年,为祗侯郎君。道宗清宁(1055—1064)初年,加安州团练使。大康(1075—1084)时,历怀德军

  • 旺住外郎

    见“王忠”(201页)。

  • 海孜那奇

    清末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作在则奇。新疆和田人。和田阿奇木伯克之子。曾任拜城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六月库车起义爆发后,秘密逃回和田,利用当地维吾尔族人民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发动“圣战”,推举宗

  • 迦坚茶寒殿

    蒙古国大汗春季行宫。又译伽坚茶寒殿,揭揭察哈殿,意为“明亮白色殿”。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北70里。太宗九年(1237)营建于揭揭察哈译(今察罕泊)南,以湖命名,又名扫邻城。春季,诸汗驻跸于此,

  • 怀节皇后

    见“萧撒葛只”(2003页)。

  • 阿儿浑

    ①见“阿尔浑”(1203页)。 ②见“阿鲁浑”(1218页)。

  • 往流

    见“罔留”(1429页)。

  • 赵枢赞

    清初甘肃临洮藏族首领。字翼池。※赵师范次子。初事帖括,自以世家旧勋,“徒事章句”,无以承先人之志,遂弃文就武,于康熙五年(1666)中武举。十二年(1673),随清军南下讨伐吴三桂,命率部从靖逆侯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