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傣族土司名。亦称西双版纳宣慰使司。“车里”又作“彻里”、“车厘”。唐、宋时先后属南诏大理政权银生节度管辖。十二世纪傣族首领叭真统一各部,以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政权,称“景龙金殿国”。元至元间(1264—1294),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据《元史·步鲁合答传》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军平其地。具体建置年代史载各异,有贞元二年(1296)、大德(1297—1307)中诸说。明洪武十五年(1382),土酋刀坎归明,置车里军民总管府,以刀坎为土知府。十九年(1386),改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以刀坎为宣慰使。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嘉靖十一年(1532),缅甸东吁王朝侵诸部,隆庆二年(1568),破车里,掳宣慰使刀糯勐。天启七年(1627),东吁王朝再侵,宣慰刀韫勐及部分族人入缅,车里残破,遂废,为元江那氏土司控制。辖境相当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据傣文《泐史》载:明隆庆四年(1570),宣慰使刀应勐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每版纳均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土司机构。版纳也是分配封建负担的单位。清顺治(1644—1661)末年,复置宣慰使司,治所在今景洪。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清廷以“江内宜流不宜土,江外宜土不宜流”原则,将江内大版纳划归普洱管辖,江外六版纳仍归车里土司管辖。乾隆元年(1736),车里宣慰使司及所辖江外六版纳土司分隶于思茅厅与普洱县。1911年柯树勋率军进驻,在景洪设思普沿边行政总局,将西双版纳划分为11个行政区,后并为8个,但未废除土司制,仍是土流并存。1925年设车里等县,改行政总局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车里宣慰使司一直存在至新中国建立前。

猜你喜欢

  • 蒙古饮食疗法

    蒙医提倡的传统疗法之一。始见录于元太医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此书总结蒙古族及其他民族饮食经验,对于如何择食养生、治疗疾病,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及解毒,皆有论述。至18世纪,益希班觉著※《甘露之泉

  • 大横帐常衮司

    见“大横帐”(90页)。

  • 尼伦

    蒙古语音译,又译为尼鲁温,意为“腰”。蒙古之一支,故亦称“尼鲁温蒙古”。据《史集》记载,源出额儿古涅昆两始祖的蒙古部落西迁后,分为两大支:一是都儿鲁斤蒙古,指一般的蒙古人;另一即尼伦蒙古,指阿阑豁阿(

  • 普西达

    哈尼语音译,意为“建新寨”。建新寨原因:一、发生天花、霍乱、鼠疫等瘟疫,禽畜和居民大量死亡;二、村寨“最玛”(村寨行政首领兼宗教头人)和家族长老之间不睦;三、多次发生火灾;四、生六指(趾)、双胞胎和五

  • 西藏王臣记

    书名。全名直译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简称《五世达赖史》。1957年以《西藏王臣记》译名排印此书藏文版,国内藏学界多通用此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

  • 呼勒河卫

    见“忽里卫”(1488页)。

  • 猛格力

    亦作“蒙格立”,见“乌塔汗”(337页)。

  • 扈伦四部

    明朝中叶以后形成的※哈达、※乌拉、※叶赫和※辉发四部的合称。“扈伦”又译“呼伦”、“忽喇温”。因皆从忽喇温南移,故称。居地大体南至太子河、浑河、纳阴,北达科尔沁、郭尔罗斯,东抵张广才岭,远达海滨,西接

  • 里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为坊里制和社制的合称。 “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社制”指农村中专督农事的※“社”。参见“坊里制”(960页

  • 粤述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1卷。清初闵叙(号鹤瞿,安徽歙县人,汉族)撰。是书为其到广西督学时,参阅地方志书及采访所获资料写成。内容记述明代及其以前的广西建置沿革、名胜、物产、民族、风情等。对广西少数民族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