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喜靺鞨
即“越喜部”(2191页)。
即“越喜部”(2191页)。
哈萨克族三部之一。又称鄂尔图玉兹、鄂尔图玉斯(中玉兹)、中帐。形成于16世纪初年。冬牧地主要分布于伊施姆河及萨雷苏诸河流域,夏牧地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一带。分辖奇卜察克(钦察)、阿尔根、奈曼、克烈、弘
?—170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世居吉林。顺治九年(1652),任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康熙元年(1662),改骁骑校。七年(1668),论功迁佐领。十二年(1673),迁协领。十六年(167
书名。布依族地区地方志。4卷。民国时期胡翯(号羽高,贵州三都人,汉族)等纂。成书于1947年。是志在(光绪)《镇宁州志》基础上,增补民国以来的采访材料而纂成。共16篇。卷一为志首、地理、前事;卷二为经
蒙古语音译,意为“火枪手”。准噶尔管理军营、枪炮等事务的人。其下设有专管炮的“包沁”。后形成包沁、札哈沁鄂拓克,包沁由三宰桑管辖,约有1000户。
汉代黄河上流西四个郡的总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浑邪王降,汉于其地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酒泉郡治禄福县(今甘肃酒泉县)。武威郡,元狩二年置,治姑臧县(今
又作宕昌。州、郡名。原为宕昌羌所据之地,并建宕昌政权。其境域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今甘肃天水市)以南,南北800里。后归吐谷浑。北周保定四年(564),武帝宇文邕遣大将军田弘略其地,灭宕昌国,于
原为※奚族部族名。又作楚里迪、锄骨里。为奚5部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是部仍沿此称。至辽圣宗时(982—1031),为34部之一,居潭州(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
见“阿吾勒”(1207页)。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1751清代乍丫地方呼图克图。藏族。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西征,供应夫马有功,敕封为呼图克图,赐“讲习黄教诺门罕印”,坐镇乍丫寺。乾隆十一年(1746),设台置守备,率兵镇守。十六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