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袞布扎布

袞布扎布

①(?—172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诺尔布子。康熙二十九年(1691),朝觐,授二等台吉。附牧从兄乌尔占右翼前旗。三十五年(1696),随清军败准噶尔部噶尔丹於昭莫多(今蒙古国土拉河与克鲁伦河上源)。五十六年(1717),驻防阿尔台军营,授一等台吉,督办购马事宜。雍正二年(1724),授辅国公,旋卒。 ②蒙古族著名学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人。辅国公乌达喇之子。雍正年间(1723—1735),在北京唐古特学堂任总教官,一等台吉。三年(1725),完成《恒河之流》,这是一部蒙古编年史作品。他精通藏、蒙、满、汉四种语言文字。著有《简明藏文初程》,被学术界称为《袞布札布词典》(蒙藏文对照)。乾隆七年(1742)至十三年(1748),经过8年,将《丹珠尔》从藏文译成蒙文。译著《造像量度经》(由藏译汉),是一位翻译家。他用藏文编写了《汉区佛教源流》,用蒙文撰写了几部有关语音学和医学方面的著作,一生写下了很多作品。 ③参见“药方”(1602页)。

猜你喜欢

  • 那嵩

    ?—1659明末清初云南元江土知府、抗清志士。字岳生。傣族。一说原为元江土司族属,世守他郎寨,土司绝嗣,嵩杀其族长老木龙遂为土知府;一说是“世袭土府”。自幼勤奋好学,读书不倦,筑楼藏书数万卷。为政遵守

  • 北宰相府

    见“宰相府”(1949页)。

  • 哈麻

    ?—1356元朝大臣。康里人。字士廉。冀国公秃鲁子。母为宁宗乳母。初充顺帝宿卫,有口才,深受宠信,累官殿中侍御史。因恃势谋害大臣脱脱,贬南安,后召为礼部尚书,迁同知枢密院事。因趋附右丞相脱脱,与左丞相

  • 莫溃

    见“慕璝”(2434页)。

  • 西盟

    地名、县名。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在库杏河与南锡河之间,东邻澜沧,南接孟连,西、北与缅甸相临。唐代属南诏辖地,元时属木连路军民府,明清属孟连长官司,清末归镇边直隶厅管辖,1913年划入澜沧县。境内尽为南

  • 大滩口约

    1935年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撤退长城守军的约定。是年1月,日本关东军在热河、察哈尔交界处的沽源与国民党二十九军发生冲突。2月2日,关东军与察哈尔省的宋哲元的代表举行大滩会议,日本借此迫使国民党政

  • 马步芳

    1903—1975国民党军阀。字子香。甘肃临夏人。回族。马麒之子。早年入青海军官训练团,1920年任宁海边防军十五营营长,因随马麟多次镇压青海藏族起义,升为暂编第二十三师七十七旅旅长。1931年参加青

  • 马过

    傈僳族民间乐器名。用竹片精心刻制的一种口弦。流行于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有一片弦和三片弦两种。一片弦是拉拨簧片而发音,三片弦是用手指直接拨动弦片振簧而发音。一般作舞蹈伴奏,也有自娱时演奏的。多为青年妇

  • 帕拉哇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全称帕觉拉康。宅第近江孜。传为不丹帕觉拉康寺一僧人的后裔,此僧因故被遂出不丹,被赐以一座后藏已故统治者的庄园。仅有1女,嫁努玛哇家族,所生子仍嗣承帕拉之名。18世纪上半叶,

  • 喀尔喀三旗法典

    即“喀尔喀法典”(2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