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族

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1个联合州、2个自治县,均在上述5省区内。人口4593330人(1990年)。由西藏本部古人类及融合例如羌人、羊同人、苏毗人、弥药人、吐谷浑人等氏族、部族而逐渐形成。操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方言差别明显,但可通话,以拉萨话为通用。藏文为通用文字,有行、楷之分。信仰藏传佛教。起源山南琼结,即雅隆河谷,初有“六牦牛部”,由悉勃野王统领,经过氏族、奴隶社会,逐步由游牧、采集走向定居的农业经济。至隋大业(605—618)中,建立雅隆王朝。松赞干布时,于7世纪初先后统一各部,定都逻些(又作逻娑,今拉萨),建吐蕃王朝。采取措施加强建设,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划分“四如”;组织禁卫军,建立戍边制度;强化王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订立章饰制区分五等官阶;以盟誓制加强对各部及大臣的约束;定法律,划分“”与“”等级;创制吐蕃文字,采取开明政策,向域外各民族学习,吸收一切“治国安邦”之策,声势日盛。唐贞观十五年(641),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景龙四年(701)赞普赤祖德赞又与唐金城公主联姻,加强唐蕃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吐蕃王朝日趋强大,奴隶制经济、官制、法律等相继完善,佛教大兴,宗教文化也相应发展,与周边民族联系密切。唐末,与唐建立“社稷如一”的关系。后经奴隶大起义,吐蕃王朝于会昌二年(842)崩溃,走向分裂,进入封建割据时代。元代,藏族地区统一于中央王朝,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元于其地设立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十三万户、设驿站。封※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领宣政院及藏区事务。明因之,于藏区设朵甘、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封三大法王及五个王爵。清朝对西藏实行全面以法治藏,封达赖、班禅,任命驻藏大臣,行郡王制、噶伦及噶厦制,以23条章程全面治理藏事。民国历届政府都在中央设有专门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治藏,西藏地方政府派官员参加国民政府工作。近百年来,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入侵,反对封建主义及农奴制度压迫。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在阿坝、甘孜等藏区曾建立革命政权。解放前,大部分藏区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度,部分地区出现地主经济。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西藏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 答力台

    见“答里台”(2239页)。

  • 瑶族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勉”、“甘迪门”、“坳标”、“拉加”、“炯奈”、“金门”、“藻敏”、“布努”等不同自称和“盘瑶”、“过山瑶”、“茶山瑶”、“花蓝瑶”、“背篓瑶”、“八排瑶”、“板瑶”、“白裤

  • 折克行

    ?—1108字遵道。宋代边将。党项族。折继闵子。初仕军府。熙宁三年(1070),西夏攻环、庆2州,奉命以兵援种谔,护饷道,战于葭芦川,以功升知府州。元丰四年(1081)率部落兵受王中正节制之五路之一河

  • 突吕不室韦部

    契丹部族名。原为大、小2黄室韦户,契丹开国前夕,为※耶律阿保机所征服,分置突吕不室韦部与※涅剌拏古部。开国后,成为太祖20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戍泰州东北。

  • 纥石烈德

    ?—1221金大臣。字广之。真定路(治今河北正定县)山春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明昌二年(1191)进士。由南京教授,累迁为肇州防御使。贞祐二年(1214),肇州升为武兴军节度,为节度使宣抚司署都提

  • 榜什

    蒙、藏、满等族称有学识之人或喇嘛中的经师。亦译作榜实、把什、把实、榜识、榜式、巴克什等。明代蒙古流行此称,并有数种含义。王士琦※《三云筹俎考》称:“榜实,是写番字书手”。即指能书写蒙文的人。萧大亨※《

  • 李讹?

    ?—1116宋代党项首领。宋元符(1098—1100)中降宋,授环州(今甘肃环县)定远蕃族大首领。政和三年(1113)十月,欲叛宋降夏,致书西夏统军梁哆㖫,约取宋定远等城及其窖粟数十万以

  • 鲍格因吉勒格

    即“鹿棋”(2104页)。

  • 回离保

    ?—1123辽末大臣、奚王,又称铁骊王。又作回离不。一名翰,字挼懒。奚族。奚王忒邻之后。善骑谢,矫捷而勇。辽道宗大安(1085—1094)年间,补护卫,迁铁鹞军详稳。天祚帝,天庆(1111—1120)

  • 纪浑河

    见“妫水”(1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