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汉分治

蒙汉分治

清后期统治蒙古的一种政策、措施。清政府原在蒙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严禁汉民前往耕种定居,后因蒙古王公私自招流民开垦,既成事实,至晚期复因实行“新政”,大量放垦,汉民留居蒙地者日多,乃在汉民集中地区,割旗地以置府、厅、州、县,实行“蒙汉分治”,实行旗县并存,以旗辖蒙,以县管汉的局面。由于旗县交错,机构重叠,彼此侵权攘地,纠纷不断,流弊甚多。后复演变为新设道、府、州、县兼有辖治蒙民、蒙地的权力。如洮昌道,除辖洮南、昌图两府各州县外,还兼管科尔沁六旗事务;光绪三年(1877)设置的奉化、怀德、康平等县,均有兼管境内蒙民的职权。蒙汉分治的结果,使一些盟旗的辖境大为缩小,有的旗则因土地被析出置县而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洁身祭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的小型祭祀。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年初在各※雅德根家举行。祭品有的用羊,有的仅用酒和果食。主要是用“神水”洁净法衣和雅德根本人身体。其法,将护心镜(萨满神具之

  • 成王

    渤海国第五世王大华屿的谥号。华屿于唐贞元九年(793)继位后,不及半载而卒,其国未报请唐王朝私自加此谥号。详见“大华屿”(81页)。

  • 乌桓山

    汉代乌桓地区山名。位于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公元三世纪末,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灭,部分余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称※乌

  • 嘛呢会

    旧时内蒙古喀喇沁旗一带蒙古族的一种佛事活动。每年秋后农闲时,各户都要念一天嘛呢。一般是50岁以上的老人集聚在一家,请一位精通蒙文或藏文经卷的年高德劭的老人,称为“嘛呢巴格希”,在屋内西北角供佛、燃香,

  • 蒙古王公联合会

    又称“蒙古同乡联合会”、“蒙古联合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在京蒙古王公那彦图、贡桑诺尔布、博迪苏等因应辛亥革命局势所倡立的组织。1911年12月24日成立。那彦图任会长,目的在于阻挠清

  • 合四卑腊因铁里卑稍只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 丁巴

    普米语音译,又称“韩规”。普米族对巫师的一种称谓。主要替群众驱鬼治病,主持送葬,婴儿起名,青少年举行成年礼等仪式。举行仪式时,用栗树根削成不同形状的女鬼,埋于地下,然后诵经文,由助手击鼓,吹螺号,丁巴

  • 蒙文启蒙诠释

    全称《蒙文启蒙诠释正字苍天如意珠》,亦称《鄂突尔贵麻尼》或简称《蒙文启蒙》。以正字法为主的蒙古语语法著作。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人莫洛木拉布金巴·丹金达格巴根据早期蒙古著名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尔同名著作撰著。

  • 孛极烈

    即“勃极烈”(1584页)。

  • 那礼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所在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齐齐哈尔市西的雅鲁河与阿伦河之间,或说在雅鲁河流域,一说在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至乌兰浩特市一线与乌罗护部犬牙交错而居,旧有说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喇(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