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文翻译乡试

蒙文翻译乡试

清代蒙古八旗翻译考试名目。雍正九年(1731)开设,只限于蒙古旗人参加。由蒙古考官1人,同考官2人主持考试。乾隆以前从满文《日讲四书》及满文奏疏中各出试题一首,要求用蒙文译出,乾隆以后改从满文《性理》、《小学》内出题翻译。乾隆十三年(1748)以前取5—6名,或8—9名不等,以后定额6名。考中者称翻译举人,被派往理藩院任职。道光二十年(1840)废止。

猜你喜欢

  • 托河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托河路协领公署”。因所统居民分布在托河一带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及分布地区,分

  • 乌孜别克纳姆纳学校

    解放前伊犁乌孜别克族学校名。初创于18世纪70年代末,原为乌孜别克清真寺宗教学校,初仅能招收学生40—50名。20世纪初,规模扩大,教学内容逐步向现代化过渡。30年代时发展成为正规制小学,改名为“鲁西

  • 蒙得足切

    彝语音译。解放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的土地租赁保证金。※曲诺等级以定租的形式领种土目的土地时,需预先交一定数量的银两,如领种1※自楼土地,交纳8至10两银子。不愿继续租种土地或迁走时,不

  • 栅城府

    即“龙原府”(497页)的别称。

  • 十五善射处

    清代衙署名。清制:满洲八旗各选善射者15名组成一个御用的特技组织,称“十五善射”。旧例,多从王公贵族、文武大臣、侍卫官员中挑选,兵丁难于入选。乾隆三十九年(1774),改从八旗兵丁、※拜唐阿、※闲散宗

  • 宾兔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文史籍作爱达必斯达延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孙,※狼台吉(拜桑固尔)长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叔祖父俺答汗率数万人进入西海(青海),败达延汗右翼叛臣卜儿孩,攻略当

  • 班禅博克多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驻锡扎什伦布寺最高活佛的称号。“班”梵语“班智达”一词简称,意为“通晓五明之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大”;“博克多”(或博克达)蒙语音译,意为“圣者”。明崇祯十五年(164

  • 寿福总管府

    元朝官署名。为※太禧宗禋院所属四总管府之一。武宗至大四年(1311),因建大圣寿万安寺,置万安规运提点所。仁宗延祐二年(1315),升都总管府,又升寿福院。文宗天历元年(1328),改为寿福总管府,秩

  • 江淮总摄

    元代管理江淮地方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十六年(1279),灭南宋,统一全中国,于各地先后封僧人为总统、总摄,

  • 丁渥恩

    清诗人。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同治(1862—1874)年间举人。著有《敦仁堂诗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