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火盆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了控制用火,保存火种、取暖,烧烤、烹煮食物,遂采用安全、方便的火盆,亦成为他们祭火、祭灶的地方。最初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在蒙古包中央搭砌一个火池子。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行军途中就地搭火盆取暖。烧烤羊肉。后来又使用泥盆、铁盆。明清以后,定居从农的蒙古族农舍中也离不开火盆。火盆使用干牛粪或柳枝等木材作燃料。不用时,用灰封闭,火种经久不灭。结婚时,夫妻对着火盆行拜天礼。不能用刀、剑刺入火盆,不许往火盆里泼脏水、倒脏物,不许在火盆上烤脚,亦不能随意跨过火盆。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火时,往火盆里放红枣和奶食品。举行庆典、祭祀,要将德吉(第一杯酒、第一碗食品)敬献火神。古代蒙古族还以幼子主灶(火盆),继承父母的遗产,主办丧事。火盆至今仍在蒙古族中普遍使用,其多功能无以取代。

猜你喜欢

  • 陈经畬

    1880—1960近代著名企业家。字庆纶。江苏省南京市人。回族。幼入私塾,稍长在钱米店当学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湖北汉口在“义盛成鞋帽店”当管帐先生,三十二年(1905)任“义盛成广货店”

  • 稍瓦部

    ※契丹部族名。“稍瓦”,契丹语,意“鹰坊”。初,取部分皇族宫帐奴隶置稍瓦※石烈(县,一说乡),居辽水东,专事罗捕飞禽,以供皇族享用。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部,为圣宗34部

  • 屯外委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在四川省松潘、杂谷脑藏族聚居区所置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给以委牌。为屯守备下属。平时管理本小支事务,战时随屯守备助官军作战。

  • 小兽林王

    高句骊国第十七世王丘夫的谥号。亦称小解朱留王。丘夫于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继位,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死,葬于小兽林,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 龙潭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元代,初称龙潭安抚司。治所位于今湖北咸丰县西北。后明玉珍将其改为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改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四年(1406)复置,以田应虎充安

  • 驒騱

    匈奴名马,又作弹奚。《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驒奚,駏驉类也。”为野马属,史称其青骊白鳞,文如鼍鱼。

  • 虚闾权渠单于

    ?—前60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壶衍鞮单于弟。原为匈奴左贤王。宣帝地节二年(前68),兄死,嗣立。时匈奴遭大饥荒,人、畜死者十之六七。其属部西嗕部南下附汉。三年,闻车师王附汉,引兵击之,遭汉侍郎郑吉

  • 巨津州

    古州名。今云南丽江县西北之巨甸。元宪宗三年(1253),么些(纳西)大酋内附,至元十四年(1277),于九赕立巨津州,因其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自南诏、大理至元代,均为么些族聚居区。《元史

  • 沧源崖画

    佤语称“让电姆”。云南沧源曼坎、丁莱等地发现的崖壁绘画群。迄今共发现有10个崖壁点,主要散布在拱弄山、班考大山和糯良山之间,绘于山脉的天然石灰崖切面,内容非常丰富,大多为人物和动物图象,人物中有各种头

  • ①西夏职官称谓。用以称政府机构的主管官员,亦可译为“大人”。如中书六大有中书智足、业全、习办、义观、副、同;枢密六大有枢密南益、北依、西摄、东拒、副、入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和《天盛律令》皆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