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范蠡

范蠡

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原为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仕越国为大夫。是越王勾践的心腹名臣,处事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幄之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在夫椒被吴所败,勾践被吴军困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危在旦夕。与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计,劝勾践暂且忍辱向吴王夫差卑身称臣,并以举国珍宝相献,以存越国,以便日后重整旗鼓,报仇雪耻。吴国允和后,随勾践往吴国为质。释归后,受勾践之托,与文种等人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富国、富民、强兵的改革,使越国迅速复兴,终于在周元王四年(前473)一举灭吴。继佐勾践北渡淮水,与齐、晋等国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境),称霸江淮。后擢封上将军。认为“贵上报则反贱”,故弃官携财与亲信浮海奔齐,化名“鸱夷子皮”耕于海畔。后被齐国发现,被委任为相。不久又弃官至陶(今山东曹县境),以经商为务。致资千万,自号陶朱公。后不知所终。著有《计然篇》等。

猜你喜欢

  • 帕里

    镇名。藏语音译,又作帕克里、裴里、裴利。在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居喜马拉雅唐拉山口南的山麓,南通卓摩区的春丕与亚东以达印度和不丹,西南通尼泊尔,是西藏守护唐拉山道的重镇,原西藏地方

  • 耶律伯坚

    元初大臣。字寿之。契丹族。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人。史载其为人豪侠,喜交名士。受荐为宦,至工部主事。至元九年(1272),迁保定路清苑县尹。任内,谏大司农司解徐水之害,民得以安。又接民诉,禁权贵截

  • 出号弓

    见“弓力”(137页)。

  • 九斿白旗

    又作“九脚白旗”、“九游白旗”、“九斿大旗”、“九足白旄纛”。指有九条飘带的纯白大旗。古代蒙古人崇九尚白,以九为重,以白为吉,故此旗寓高贵吉祥之意。1206年,铁木真于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集贵族大

  • 沱州

    渤海王国置。《辽史·地理志》作陀州。因近湄沱湖(今兴凯湖)得名。为东平府所辖5州之一。治州故址今有人说为兴凯湖西岸前苏联沿海州新尼科拉耶夫卡以北之废墟。辽灭渤海后废。

  • 小学

    西夏学校的一种。仁宗人庆元年(1144),立于禁中,凡宗室子孙7岁至15岁皆得入学。设教授。仁宗与皇后罔氏时为条教训导。

  • 代郡丁零

    丁零之一部。因居代郡而得名。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北魏京师所在地,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太武帝拓跋焘徙定州丁零3千户于平城。后可能有一部分随孝文帝南迁洛阳。参见“丁零”(13页)。

  •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喀喇沙尔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喀喇沙尔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衙署有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1员、贴写通事10员,管理印房、粮饷、回务、台卡诸事。别有绿营守备1员

  • 三濮

    汉晋时对※黑僰濮、※文面濮、※赤口濮的统称。参见诸条。

  • 马重英

    即“达札路恭”(7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