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伯坚
元初大臣。字寿之。契丹族。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人。史载其为人豪侠,喜交名士。受荐为宦,至工部主事。至元九年(1272),迁保定路清苑县尹。任内,谏大司农司解徐水之害,民得以安。又接民诉,禁权贵截塘水为磨,决水注田。后规定,溉田余月方得堰水置磨,著为定制。若遇郡府赋役过重,则至府力争,“宁得罪于上,不可得罪于下”(《元史》卷192)。职清苑四年,得民拥戴,民立石颂德。寻擢恩州同知。
元初大臣。字寿之。契丹族。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人。史载其为人豪侠,喜交名士。受荐为宦,至工部主事。至元九年(1272),迁保定路清苑县尹。任内,谏大司农司解徐水之害,民得以安。又接民诉,禁权贵截塘水为磨,决水注田。后规定,溉田余月方得堰水置磨,著为定制。若遇郡府赋役过重,则至府力争,“宁得罪于上,不可得罪于下”(《元史》卷192)。职清苑四年,得民拥戴,民立石颂德。寻擢恩州同知。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对花剌子模的征服。元太祖十四年(1219)秋,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杀害蒙古使臣与商队,亲率诸子及15万大军往征。进抵讹答剌城后,分兵4路:留察合台与窝阔台统军围攻讹答剌(今锡尔河右岸阿雷
高山族语音译。台湾高山族阿美人对村社首领的称谓。由群众推举有威信、办事公道,或劳动生产能手及对敌斗争的英勇者担任。对外代表村社进行各种外交活动,对内调处群众各种纠纷,主持村社性的重大祭祀活动,但决定村
清朝大臣。满族。字仁山。以军功历道官。署四川建昌、永宁等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赏副都统衔,充驻藏帮办大臣。逾2年病免。著有《驻藏奏稿》。
蒙古语音译。亦译索戴。意为福荫、洪福、伟大、神圣、威力等,与※索多意义相同,仅用于女姓。明代蒙古称成吉思汗为索多,称下嫁斡亦刺(瓦刺)的公主为索岱,故瓦刺贵族被称为索岱的后裔。瓦刺领主※脱欢欲夺取大汗
见“音同”(1718页)。
明代藏区部落名。驻地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成化元年(1465),头人千卜等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衣服、彩缎等物。四年(1468),再次入朝,贡马及明甲,赏赐如例。五年,其族人与忍藏、札工等族人一起聚众
见“恩达”(1868页)。
南室韦诸部首领的称号。一作“余莫不满咄”。室韦族在南北朝(420—589)时分南室韦、北室韦等五部(隋代各又分裂为若干部,凡25部),北室韦诸部首领称※“乞引莫贺咄”,南室韦诸部首领则用此称号。死后由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原置固山衙门(为当时旗署,现为乌兰察布盟公署驻呼和浩特办事处),今下落不明,故其建立具体年代不详,仅满文碑文记录在1893年俄国旅行家波兹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明末,俺答
清代新疆官学名。校址在府所在地(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置。每年通过考试录取文童3名,武童3名。有教授1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