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西族

纳西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西”、“”、“纳汝”、“纳日”。他称“摩沙”、“末些”、“么些”等。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西藏瓦芒康县也有分布。人口278009人(1990年)。操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多能说汉语。有表意的象形文字,称东巴文,还有音节文字,称哥巴文,均不通行。通用汉文。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摩沙夷”在三世纪初已居住在越巂郡定筰县(今四川盐源)。8世纪末,在今丽江金沙江流域和盐源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徙;盐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带的纳西族先民亦逐渐聚居于丽江地区。定筰地区的么些部落,唐代曾有一部分渡过金沙江,向南进入洱海东部今宾川一带,建立了“越析诏”,称“么些诏”,为六诏之一。后为南诏所灭。元明到清初,一些首领先后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大部分地区进入封建地主制,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云南宁蒗和四川盐源、木里等县的纳西族,约占35%左右的人口,还处于封建领主制发展阶段。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主要生产稻谷、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近代以来的丽江城区出现了一些拥有巨资的商业资本家,其中有的是地主兼工商业者。丽江县的手工业较发达。历史上曾举行过多次反封建斗争。20世纪初,英法帝国主义入侵云南,均遭纳西族与各族人民的共同痛击。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经丽江时,曾协助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明清以来,木氏土司大力学习和传播先进汉族文化,出现不少文士和诗文佳作。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作的诗歌、音乐、舞蹈艺术更是名闻全滇。建筑壁画等也表现出较高创作艺术。多信东巴教,部分信喇嘛教。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宁蒗、永宁及盐源在所等地还存在着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残余。多行土葬,永宁等地行火葬。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三月农王庙会”和“七月骡马会”、火把七节等。

猜你喜欢

  • 三达克多尔济

    ?—176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丹津多尔济第三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三年(1738),父卒,兄子桑斋多尔济袭郡王爵,年幼,召居京师,由其代理旗务,

  • 龙许保

    ?—1551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铜仁(治在今铜仁县)人。苗族。※龙子贤、※龙母叟等率领的腊尔山苗民起义失败后,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与苗民吴黑苗等率领腊尔山苗民起义,继续与明军斗争,俘获

  • 耨里思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姓耶律。迭刺部人。生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为前军事首领※涅里曾孙、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四世祖。曾任迭剌部夷离堇,掌兵马,主刑辟,握部落联盟实权。为人“大度寡欲

  • 海朱亥

    蒙古语译音,其意为用布制作的小人,是儿童的玩具。起源于萨满教的偶像崇拜。玩具以白布制作,塞羊毛或棉花等物,然后画出眉、眼、鼻、口,并用黑线绣出各种发式,穿着蒙古袍,用不同脸谱和服饰可做成不同人物。玩时

  • 抚黎局

    清海南治黎机构。光绪十三年(1887),广西提督冯子材奉命镇压海南临高、儋州等地黎汉农民起义后,在岭门、南丰、悯安等各地分置。局长均委任汉族地方官吏充任,局之下设黎团总长,可由当地汉族或黎族封建地主担

  • 湖广通志

    书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巡抚徐相国等五人受命主纂,布政使司参议宫梦仁、姚淳焘等协修,参加者达60余人。80卷,附图考1卷。成书于二十三年(1684)。体例遵十一年(1672)颁布之《河南通

  • 渤海国志长编

    书名。金毓黻(1887—1962,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著。书成于甲戌年(1934),凡20卷。有千华山馆、1977年汉城太学社和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卷1与卷2为《总略》,卷1为元以前汉文献中渤海史料摘编

  • 泼水节

    傣语称“京比迈”。中国云南傣族以及布朗、德昂、阿昌等族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送旧迎新的日子。一说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佛教传播传入中国傣族等地区。流传地区很广,东南亚一带许多民族亦有之。元旦的具体日期在傣

  • 牛马群子

    见“扫稳脱朵”(754页)。

  • 土登嘉措

    1876—1933即十三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拉萨东南塔布朗敦村人。清光绪三年(1877),作为十二世达赖的唯一转世灵童,奉旨免金瓶掣签,被认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四年正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