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仡僚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僚归附,贡方物,成宗铁穆耳赐予金币。主要分布于贵州广顺(今长顺县西北)、平远(今织金)、清平(今凯里)等地。亲死殓棺,置于山岩间,或临河傍水,不施蔽盖。今在贵州北部道真一带尚有其岩葬遗迹。妇女以幅布围腰,旁无襞积,称桶裙。今服装多与汉人同。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僚归附,贡方物,成宗铁穆耳赐予金币。主要分布于贵州广顺(今长顺县西北)、平远(今织金)、清平(今凯里)等地。亲死殓棺,置于山岩间,或临河傍水,不施蔽盖。今在贵州北部道真一带尚有其岩葬遗迹。妇女以幅布围腰,旁无襞积,称桶裙。今服装多与汉人同。
见“抛盏”(1057页)。
?—1232或1233蒙古国宗王。又译图类。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四子,※忽必烈之父。尊称“也客那颜”或“兀鲁黑那颜”,意为“大官人”。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民户5千。英武有
见“撒里畏吾”(2494页)。
西魏至隋初府兵及其家属集中居住的城坊。据《周书·武帝纪》载,天和元年(566),曾“筑武功、郿、斜谷、武都、留谷、津坑诸城以置军人”。军府各领军坊,每坊置坊主人、佐2人,以检察户口,劝课农桑。开皇十年
?—1003宋代党项首领。党项咩逋族部。※泥埋子。咸平五年(1002),奉父命入朝贡奉,真宗任其为归德将军,领本族都巡检使。六年,受吐蕃首领潘罗支遣至镇戍军,请合兵攻李继迁。宋朝边臣以无文牒疑其诈,送
清廷以皇家奴仆编设的佐领和其首领之称。前者原称内牛录,后者曾称包衣牛录章京。其效力对象和性质俱与八旗各旗分佐领有别,因属包衣组织的基本单位,故也称包衣佐领。(1)内务府总管原称包衣昂邦。迄康熙三十四年
?—1548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长孙。嘉靖九年(1530),祖花当卒,父革列孛罗早死,叔把儿孙谋夺嫡袭职未遂,亦死,于翌年袭祖职都督。时人称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依曼戈勒玛”,意为“交八匹马”(因交八匹“茶马”,故名)。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寺大隆,大草滩、红石窝、东牛牦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
见“巴勒滚”(412页)。
西夏党项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布在今宁夏、甘肃、陕北、内蒙、青海一带,现早已消亡。11世纪西夏立国前创制的西夏文为其记录文字。语音上声母分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