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箕之役

箕之役

春秋时期狄人和晋国的一次战争。春秋前期,狄人遭到秦、晋的驱赶,向东迁徙,进入太行山及华北平原,以潞氏为首的赤狄联合白狄、长狄、众狄等建立强大的北狄国家,并不断与华夏诸国发生冲突。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狄人乘晋文公去世不久、秦晋在殽山(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大战之机,进攻晋国北方的箕邑(在今山西蒲县东北)。晋军在殽山击败秦军后,回师击狄,大战于箕。结果,双方损伤惨重,白狄的酋帅白狄子被晋大夫却缺(却成子)生擒;晋军著名的主帅、正卿先轸陷阵而死,被晋国视为三大奇耻之一(前有秦败晋于韩、楚败晋于邲之耻)。经此役,双方不敢恋战,力图求和,改善关系,以适应秦、晋、齐、楚等大国争霸的形势。赤狄君主潞子婴儿娶晋景公姊伯姬为妻,白狄亦与晋国暂时和平共处。

猜你喜欢

  • 蒙古字学

    元代专习蒙古文字的学校。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后,于诸路置蒙古字学。由中书省定学制颁行。选诸路府官子弟入学受业,路2人,府、州各1人,亦择优选民间子弟入学,上路30人,下路25人

  • 古地名。春秋末年越国东界地。《国语·越语上》:“勾践(初年)之地……东至鄞”,在今浙江鄞县境。

  • 绰罗

    一译“丑驴”。见“李贤”(1019页)。

  • 寨公田

    傣语称“纳曼”。农民称之为“纳曼当来”,意即“寨内大家的田”。指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下为村社集体占有的土地。时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与村社成员一起生活而不脱离村社的人,均可平均分得一份土地使用

  • 李仁福

    ?—933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昌族父。开平三年(909),彝昌被害,以夏州定难军蕃部都指挥使被诸将推为留后。四月,梁太祖授以定难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四年,以岐王李茂

  • 恩冬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传统居住的长屋。干栏式,竹木结构,铺茅草、木板或芭蕉叶为顶。分两层,底层圈养禽畜,上层住人,沿一侧用木板或竹片分隔为若干个“恩拜”(小房间),相对一侧留出狭窄通道,连接两端出

  • 王政

    金朝将领。本名南撒里,出使高丽时改名政。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辰州熊岳县(治故址在今辽宁盖县境)。渤海及辽朝时,皆有先人居显官。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称帝,

  • 东山皋落氏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皋落氏、皋落狄,或简称“皋”。岑仲勉释其意为“东山黑狄”。初分布于成周西北、晋都绛东南,即今山西省垣曲县一带,与晋紧邻,威震晋都,有“狄之渠帅”之称。周惠王十七年(前660),遭

  • 密鲁扒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中基督教会的会长。司掌教会中的一切事务。为专业神职人员,依靠教徒奉献的“上帝粮”(圣粮)为生。基督教于1913年传入滇西北怒江傈僳族地区,在当地分设教区,建立教堂,发展教徒。旧时怒江

  • 贡格敦丹

    ?—177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格木丕勒长子。乾隆十四年(1749),袭札萨克镇国公。十八年(1753),与车臣汗部副将军公格埒克巴木丕勒等驻乌里雅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