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舞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因以筷子为舞具,故名。原为男子独舞,以头顶燃灯,右手执筷,击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声音,边打边舞,动作主要表现在肩、手、腰、腿,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在节庆佳日或宴会上即兴而起,敲起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后来无论男女老幼都能伴舞。经过加工整理和提高,去掉头顶燃灯,成为舞台上深受群众欢迎的舞蹈。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因以筷子为舞具,故名。原为男子独舞,以头顶燃灯,右手执筷,击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声音,边打边舞,动作主要表现在肩、手、腰、腿,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在节庆佳日或宴会上即兴而起,敲起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后来无论男女老幼都能伴舞。经过加工整理和提高,去掉头顶燃灯,成为舞台上深受群众欢迎的舞蹈。
古地名。约位于今甘肃省东部,具体地点不详。为陇西鲜卑乞伏氏居地之一。西秦创建者乞伏国仁五世祖(《晋书》原作四世祖)乞伏结权立,自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徙居其地。约东晋初,其孙乞伏述延继位,
?—1658清初将领。满族。辉和氏。又作叶克舒。世居尼马察部(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南境附近)。泰松阿子。后金初年,归附太祖努尔哈赤,任牛录额真,隶正红旗满洲。天命六年(1621),随努尔哈赤攻夺辽
见“费雅喀”(1771页)。
回族族谱名。初辑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蒲氏之八世孙蒲携南与其子孙共同编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五年(1855)、光绪七年(1881)、三十三年(1907)五次重修。1913年付印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
我国台湾高山族鲁凯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雾台乡;台东县卑南乡。分大南、雾台、茂林、多纳、万
朝鲜族民间女子舞蹈。亦称“剑器舞”或“黄昌郎舞”。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传说,古时有位名叫黄昌郎的少年,利用到敌国宫廷跳剑舞之机,刺死观舞的敌国王,遂为人所杀。人们为示纪念,便带着画有其像的假面具跳剑舞。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依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居得名。唐初又称粟末靺鞨,下分若干部,已知者有厥稽等8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后,《隋书》称其“与高丽相接”,约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上
清末大臣。字彭明。满洲镶黄旗人。乌雅氏。宣统元年(1909),以四川知府及川军协统身份率川军进藏,以平息因赵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而引起的西藏上层的不满。六月由川入藏,于江达战败阻挡之藏军,直驱拉萨。三
?—1267元朝大臣。女真族。中书左丞相※粘合重山子。初随军攻宋。太宗十年(1238),以江淮安抚使嗣行军前中书省事。建言大将察罕废屠城旧制,使寿春城民获免。世祖中统元年(1260),授西京路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