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站赤

站赤

蒙古国和元代驿传的名称。用以称司驿的站户、站官及驿站。太祖成吉思汗时始置,太宗窝阔台时有所完善,由诸千户出站户、马夫,负责供来往使臣食宿和交通工具。共设37站,并设置从和林至察合台封地、拔都封地的驿道。至元代,全国遍设驿站,岭北行省立站119处,各行省立站1400处,计1519处,驿道四通八达,使“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驿站分陆站和水站,陆站又分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狗站。至元二十六年(1289),由泉州至杭州特设海站,以运送外国使臣所贡方物。至元七年(1270),立诸站都统领使司,执掌驿传事宜。十三年,改通政院,后分隶通政院和中书兵部。《经世大典·序录·驿传》:“驿传之在汉地者,兵部领之;在北地者,莅以通政院。郡邑之都会,道路之冲要,则设脱脱禾孙之宫,以检使客,防奸非。”每站设驿令、驿丞、提领等管辖。站户及百者,设百户长1名。驿传玺书谓之铺马圣旨,遇军务之急,则以金字、银字圆符为信。驿站有严厉的管理制度,凡无牌面文字给驿马者,或有牌面文字而不给驿马者,非警急而疾驰马致毙者,皆论罪。

猜你喜欢

  • 前部

    见“灌奴部”(2593页)。

  • 抛盏

    契丹、女真礼俗。又作排食抛盏。一说为※烧饭的同义语,详见该条(2038页);一说不然,《辽史·礼志》记祭山仪:“大臣、命妇右持酒,左持肉各一器,少后立,一奠,命惕稳东向掷之。”是为抛盏。

  • 达列力汗

    1906—1945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全名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哈萨克族。生于科布多乌列盖地区(今属蒙古国)。后随部落迁居阿勒泰。15岁时曾为苏联红军做向导,围剿窜入阿勒泰

  • 景颇

    景颇语音译,意为“人”。部分景颇族自称。汉称“大山”。※景颇族中的一支系。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盈江县的支丹山、铜壁关、巨石关、普伦、邦瓦等地,还有部分散居于梁河县、瑞丽县、潞西县、陇川县的一些地区。语言属

  • 萨满得染

    萨满的主要神事活动之一。“得染”,赫哲语音译,意为“跳神看病”。今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信奉萨满教的赫哲、满、鄂伦春、鄂温克等族,旧时民间认为,人生病是由于神鬼降灾所致,故家有人患病即请萨满跳神治病。赫哲族

  • 长春厅

    见“长春府”(368页)。

  • 羊茶贸易

    光绪以前一些蒙古地区尚存在以羊和茶代替货币进行交易的情况。牛、马、骆驼等大牲畜,对零星支付不方便,而羊便于用作小额交易的支付,且牧民手里经常有,数量也多,用以代替贷币比较方便。用茶作为货币能长期保存,

  • 橄榄坝各族反清斗争

    雍正七年(1729),土民麻布朋杀死侮辱其妻的江西客商,清廷为实行改土归流,借机威胁傣族人民,诬称此事端是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即勐罕)傣族土司※刀正彦指使。云南总督鄂尔泰遣副将张应宗、参将印名扬前往镇

  • 成吉思汗史

    见“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444页)。

  • 蓟县白塔

    又称观音寺白塔、渔阳郡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天津蓟县城内西南隅。通高30. 6米。塔中曾发现石函,有“清宁四年(1058)岁次戊戍四月二日记”字样。此塔造型奇特,对考查宗教、历史、建筑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