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秽貊故地

秽貊故地

貊族所居之地。“貃”即“貊”之异写。先秦貊族分布甚广,居地也前后不一,周以前居今山东半岛上,在周灭商之际,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迁徙(详见“貊”)。《新唐书·渤海传》所言置东京龙原府之貃故地,实为其后裔之一汉代北沃沮所居之地,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一段之图们江南北一带。北沃沮在西汉末和东汉初为高句骊兼并,高句骊国亡后,不久其地为渤海国所有,置东京龙原府,府治在今珲春市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辽史·地理志》以开州(今辽宁凤城)一带为渤海东京龙原府所在,误。一说《新唐书》所记“貊故地”为“沃沮故地”之误,不确,因沃沮故地包括今朝鲜咸镜南、北道,渤海在该地置还有南京南海府。

猜你喜欢

  • 额尼音博如坎

    见“尼其滚娘娘”(666页)。

  • 殿前司

    西夏官署名。属次等司。西夏语音“北与啰”,掌京师军队。天盛年间(1149—1169)设8正、8承旨、10都案、60案头。

  • 瞻对

    地名。藏语作雅龙。位于甘孜以南,理化以北,东界道孚,西接白玉。历属朵甘思招讨司管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征沿边土司晋京,足千户者授安抚司,不足者为长官司。分上、中、下瞻对,置安抚司、长官

  • 方略馆

    清代专门编纂各次重大军事行动始末的机构。康熙(1662—1722)年间为编纂《平定三逆方略》时置。隶军机处管辖。馆设总载,由军机大臣兼任。下分设提调、收掌、纂修、誉录、校对、文移等职衔。提调、收掌,以

  • 康熙前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称《曹本贵州通志》。33卷。清曹申吉(字锡余,号澹余,山东安丘人,汉族)主修。因贵州是多民族地区,该书各卷均涉及少数民族,其中《土司志》、《蛮僚志》等篇,为少数民族专志,专载少数民

  • 牙里辛

    见“庄敬皇后”(878页)。

  • 散秩官

    清代一种随旗行走、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均有,其品秩高下、待遇厚薄参差不一。清代无实职而有爵俸,有职位却无实权者,原属“闲散世职”。其中有“不掌图记(印信)”的佐领(正四品武官)属年

  • 同普

    地名。原名洞巴,藏名哇热。北界邓科,东南连白玉界,西接贡县,南临武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敕封德格土司为大司徒,封其弟欧巴曲吉多杰为万户长,驻扎洞巴,管理上纳寺、中纳寺、下纳寺、内冷多尔多4

  • 陈王

    ①辽封爵。南院大王韩制心太平四年(1024)追封;宛平人张俭,太平中受诏辅兴宗,太平(1021—1031)末徙封;西北路招讨使萧孝友(字挞不衍)重熙八年(1039)进封;忠顺军节度使耶律谢家奴重熙十七

  • 唐贵

    ?—1821清代滇西北傈僳族人民抗暴斗争首领。又名唐老大。傈僳族。云南永北(治今永胜县)公母寨人。原为村寨头人。为反对永北土司高善将傈僳族田土夺去卖给汉族地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二月,聚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