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3部同牧,后3部从科尔沁分出。明末从属于察哈尔。万历二十一年(1593),参加九部联军进攻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兵败后,与努尔哈赤联姻。后金天命九年(1624),首领奥巴摆脱察哈尔林丹汗的控制,与努尔哈赤结盟,屡随后军攻察哈尔及明边。崇德元年(1636),以奥巴子巴达礼合疏劝进功,皇太极将该部分为左翼前、中、后3旗,右翼前、中、后3旗,属哲里木盟。牧地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有清一代,该部位列内札萨克24部之首,备受宠信,其贵族受封爵17。该部屡应征参与征讨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平定准噶尔,多有建树。参见该部诸旗条。

猜你喜欢

  • 通安州

    古州名。治所在今丽江县城东。南诏时称“三赕”。《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年)夺而有之,世隶大理”。“三赕即三探览、桑川、神川(皆丽江县境

  • 教来河

    河流名。蒙古语称奈日顶高勒。西辽河支流。全长494公里。发源于西土默特旗北阴山山脉。会白塔子河、李家窝铺河、干沟子河、高刀板河、腾克力河5条支流,水向东北流,经敖汉旗东北,奈曼旗王府之东南,流入西辽河

  • 阿都部

    部分彝族的自称。为落兰部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金阳、昭觉、美姑、西昌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靖端长公主

    1628—1686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皇太极第三女,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公主。崇德四年(1639)正月,下嫁孝庄文皇后兄子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八年(1643),赐固伦额驸仪仗。顺治六年

  • 那豪氏妃西丁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王妃。吐蕃人,属那囊氏。唐金城公主入藏,与赤德祖赞成婚,生子赤松德赞,其无子,妒之,乘去雅隆旁塘宫瞻观金城公主子之机,夺为己有,伪言系其所生。据《西藏王臣记》载,赤德祖赞为辨别真伪,

  • 奥扑

    怒语音译,意为“父亲”。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对自己的父亲和父亲的兄弟辈及母亲姐妹辈的丈夫的统称。后虽出现了把年龄长于父亲者称“扑茂”,幼于父亲者称“扑拉”或“扑吞”,意为“大父”、“中父”和“小父”,但

  • 蕃礼

    又称蕃仪。西夏党项族的礼仪风习。景宗认为“蕃俗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不从宋制,改以是礼。祭祀燕享时改九拜为三拜,革五音为一音。毅宗于奲都五年(1061)向宋仁宗上表,要求改行汉礼。惠宗时太后梁氏专权

  • 乌珠穆沁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约当今西乌珠穆沁旗。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后裔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迁此,其孙翁衮都喇尔始号所部曰乌珠穆沁。初属察哈尔林丹汗,后迁牧喀尔喀。崇德二

  • 巴勒

    德昂语音译,亦作布列、布雷。为分布在云南潞西、陇川等地德昂族的自称,属“别列”支系。信奉小乘佛教中忌戒较严的※“左抵教”和※“多列教”。其妇女剃发,裹黑布包头,戴大耳坠、银项圈,又因其妇女筒裙颜色中红

  • 莫朗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方言译音,旧时祈求丰收的仪式名称。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西巴霞曲流域。每年春耕开始前,以村为单位,在巫师的带领下,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少年男子,在一定范围内,到各村游行,在路过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