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益仓

益仓

藏语音译,意为“章饰”、“告身”。是吐蕃用以区别其官员等级的标志。其官员之“爵位则以宝珠、大瑟瑟、小瑟瑟、大银、小银、大䃋石、小䃋石、大铜、小铜等为告身,以别高下。”又谓:“其官章饰有五等:一谓瑟瑟、二谓金、三谓金饰银上、四谓银、五谓熟铜。各以方圆三寸褐上装之,安膊前,以别贵贱。”藏史所载与汉籍基本相同,但另载有颇罗弥(金银或金铜之合金)、铁及硬木告身。并在称谓上均加“大玉文字告身”、“大金文字告身”等字样,据此可知,告身上写有文字。

猜你喜欢

  • 回族宴席曲

    回族说唱艺术。俗称“家曲”。回族举行婚礼时,邀请民间歌手演唱的曲调。流行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宁夏、新疆等回族聚居地区。分散曲、叙事曲、五更曲、说唱曲(也称“打调”)和酒曲等五种。其传统演唱形式

  • 敖拉昌兴

    见“敖昌兴”(1795页)。

  • 术哲达鲁虢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术者达鲁虢部。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达鲁虢部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

  • 拔都鲁

    蒙古语音译,意为“勇士”。又译拔突、拔都、霸都、霸都鲁、把阿秃儿、八都鲁。“霸都,华言敢勇之士”(《元史》卷162)。蒙古人以其作为贵族尊号,或赏赐征战有功将士,以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成吉思汗九世祖

  • 感天皇后

    见“萧塔不烟”(2002页)。

  • 银顶寺

    见“海努克庙”(1941页)。

  • 契丹、女真、蒙古对北方杂居诸族人的泛称。又作“乣”。一说“乣”为契丹字,“糺”为汉字,用时相混;一说汉字“糺”是契丹字“乣”的译字;一说两字皆是汉字,“糺”为正宗,“乣”为俗写体,或为别字。“糺”字最

  • 香行国

    见“乾陀罗”(1982页)。

  • 项烈

    见“萧斡”(1991页)。

  • 色本

    ?—1636后金时期蒙古王公。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六世孙,都喇勒诺颜子。初以兵助明,被后金所擒。后金天命五年(1620),释归。后为避察哈尔部侵扰,往依科尔沁。天聪二年(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