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霫

白霫

古代北方民族名。史称“本匈奴别种”,为铁勒十五部之一。初居于漠北独洛河(今土拉河)东北一带,后逐渐南下,进入漠南地区,分为居延、无若没、潢水3个部落,被称为“白霫三部”。以游牧、射猎为生,首领称俟斤,习俗与突厥相近。隋大业间(605—618),与铁勒诸部同臣属于西突厥处罗可汗,被课以重税,不堪役使,酋帅百余人因怨愤被杀,诸部遂反叛自立可汗。不久去可汗号,分别臣属于东、西突厥,白霫臣属于东突厥颉利可汗。贞观二年(628),铁勒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大破颉利可汗,铁勒诸部遂服属夷男。二十年(646),唐太宗遣李道宗等击破薛延陀,铁勒诸部被列入唐朝州县。二十一年,唐在铁勒诸部设13州府,任命各部酋长为都督、刺史,设燕然都护府统之。白霫为置颜州,首领为刺史。显庆五年(660),酋长李含珠为居延都督。含珠卒,弟厥都继职。武则天时(884—704年在位),突厥强盛,铁勒诸部渐为所并。

猜你喜欢

  • 米恰尔

    藏语音译,意“游民”。旧时西藏地区的一个社会阶层。指一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劳动能力,而主要依靠不正当方法,如行乞、卖淫、偷盗谋生者。与内地“游民无产者”不同的是在民主改革前仍保持着对农奴主的人身依

  • 孟密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成化二十年(1484),析木邦地置孟密安抚司。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宣抚司。据《天启滇志》载:成化(1465—1487)间,夷目思歪据宝井叛,木邦占夺其地,都御史程宗奏设猛密安抚

  • 己珍蒙

    渤海王国官员。文王大钦茂时官云麾将军。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日本天平十年)受命为聘日副使,适因南海风阻,取道渤海归国之日本朝唐使者平群广成至,遂与大使若忽州都督、忠武将军胥要德于翌年分乘两船赴日兼护

  • 于阗文

    公元5—10世纪使用于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的一种古代文字。由于人们认为古代于阗是塞族人居住的地区,所以又称于阗文为“于阗塞文”。用这种文字记录的语言被称为“于阗语”或“于阗塞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一

  • 拔都

    1209—1256钦察汗国建立者。又译八都、巴秃。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之孙,※术赤次子。别号“赛因汗”,意为“好汗”。初从父西征,约元太祖二十年(1225),父死后,嗣父封地,据有花刺子模海(今

  • 海朱亥

    蒙古语译音,其意为用布制作的小人,是儿童的玩具。起源于萨满教的偶像崇拜。玩具以白布制作,塞羊毛或棉花等物,然后画出眉、眼、鼻、口,并用黑线绣出各种发式,穿着蒙古袍,用不同脸谱和服饰可做成不同人物。玩时

  • 耶律阿保机

    872—926即辽太祖。契丹开国皇帝。又作邪律阿保机、阿不机、阿保谨、按巴坚。汉名亿,小字啜里只。生于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石烈”,契丹语,“乡”)耶律弥里(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耶律撒剌的子

  • 地方民族主义

    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大民族主义相对的,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多民族国家内,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片面强调和夸大本民族的优点和特点

  • 和硕特西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可可贝勒旗。雍正三年(1725)置。和硕特台吉策旺喇布坦从子多罗贝勒达颜族裔。以达颜侄达什车凌为札萨克多罗贝勒,掌旗务。下分9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同年赐世袭。牧地跨柴集河

  • 南阳郡王

    金封爵。贞元元年(1153),参知政事张中孚受封,并迁尚书左丞;大定元年(1161),辽阳渤海人太傅、尚书令张浩受封;明昌(1190—1196)中,完颜襄代夹谷清臣统军御阻卜有功,晋封。